成语拼音:dān yíng kè jué
成语解释:楹:房屋的柱子;桷:方形的椽子。柱子漆成红色,椽子雕着花纹。形容建筑精巧华丽。
成语出处:《左传·庄公二十三年》:“丹桓宫楹。”又《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刻其桷,皆非礼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形容建筑精巧华丽
繁体字形:丹楹刻桷
英文翻译:Red couplets carved with Jue
丹:1.红色:丹砂(朱砂)︱丹桂。2.中成药剂型之一。多由数种矿物类药物用升华或熔合等方法制成;也有用一般混合方法制成的。常用以配制丸、散或锭等制剂:补心丹。
楹:1.堂屋前部的柱子:楹联。2.房屋一间为一楹:园内有小舍三楹。
刻:1.雕刻:刻图章。2.计算时间的单位。用钟表计时,十五分钟为一刻。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3.时间:即刻。立刻。4.形容程度深:深刻。刻苦。5.刻薄:尖刻。苛刻。6.同“克”。
桷:方形的椽(chuán)子。
“丹楹刻桷”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红色的柱子,雕花的椽子”,用来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做工考究。比如:“走进那座百年老宅,丹楹刻桷的厅堂瞬间让人感受到旧时大户人家的气派。”这里既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又隐含了对传统工艺的赞叹。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都是钢筋水泥的楼房,这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其实,它的核心是“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比如现代设计中,有人会在客厅墙面手工绘制浮雕,或是在书架上雕刻花纹——虽然材料不同,但那种“丹楹刻桷”的匠心精神依然存在。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能用在生活态度上。比如有人这样写:“她布置的生日派对堪称丹楹刻桷,从手写邀请函到餐盘上的金边贴纸,处处藏着小心思。”这里跳出了建筑范畴,转而形容人对生活品质的重视。
个人认为,过度追求华丽可能显得刻意,但适度的“丹楹刻桷”恰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就像苏州园林的窗棂雕花,既非生存必需品,却让平凡的木头有了灵魂。当今快节奏社会里,保留一点这样的“不必要精致”,或许正是对抗粗糙生活的良药。
如果再深入一层,这个成语还暗含“投入与回报”的辩证关系。古人为雕一根房梁耗费数月,现代人用3D打印技术一天成型——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我们更看重效率,还是愿意为“温度感”付出时间成本。没有标准答案,但至少提醒我们:有些美好,急不得。
下次看到精心打理的庭院或别具匠心的手作时,不妨感叹一句:“真是丹楹刻桷啊!”语言的生命力,本就在于不断找到新的生长土壤。用旧词说新事,就像给老房子换上透光的玻璃窗,既留住韵味,又照进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