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ín hé xiàn yú
成语解释: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成语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臨河羡魚
英文翻译:stand on the edge of a pool and idly long for fish
临:1.靠近;对着:临街。临河。背山临水。居高临下。如临大敌。2.来到;到达:光临。莅临。身临其境。双喜临门。3.临近;临到(某一行为发生的时间),含有将要、快要的意思:临睡。临毕业。这是我临离开北京的时候买的。4.照着字画模仿:临摹。临帖。临画。临得挺像。5.姓。
河:1.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河。河流。内河。运河。护城河。一条河。2.指银河系:河外星系。3.(Hé)特指黄河:河西。河套。4.姓。
羡:1.羡慕。2.多余:羡余。
鱼: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生活在水中,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鳃呼吸。种类极多,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大部分可供食用。2.(Yú)姓。
“临河羡鱼”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站在河边羡慕水里的鱼,实际用来形容人只有愿望却不行动的状态。比如同事小李总说想学编程,但每次看到别人写代码就感叹“真厉害”,自己却从不打开教程——这不就是典型的“临河羡鱼”吗?明明有机会却只停留在羡慕层面,问题出在哪里呢?
有人可能会问:“光有想法不行动,真的会造成很大影响吗?”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区里张阿姨念叨了三年想开早餐店,直到街角新开的包子铺每天排长队,她才后悔没早点动手。可见“临河羡鱼”不只是浪费时间,更可能让人错失改变生活的机会。与其在岸边看鱼群游动,不如回家织张渔网来得实际。
为什么人们容易陷入这种状态呢?心理学中的“行动瘫痪”现象或许能解释:当目标过于宏大时,人反而会被吓住不敢迈步。就像朋友小王总说“等我有时间了就环游中国”,结果五年连邻省都没去过。其实不妨把“羡鱼”转化为具体行动,比如先规划周末的短途旅行,积少成多反而更容易实现梦想。
我发现现代人“临河羡鱼”的现象越发常见,特别是在社交媒体时代。刷着别人健身打卡的照片点赞收藏,自己却继续躺在沙发上吃零食;收藏无数技能教程,文件夹却成了“电子废墟”。这种虚假的“精神满足”就像站在河边不停数鱼,数得再多也尝不到鱼的鲜美。
如何打破这种循环?有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把“我想”变成“今天我做了”。邻居老陈去年说想练书法,现在已成社区书法班老师,他的秘诀就是每天雷打不动练半小时。河水不会自动把鱼送到手里,但亲手撒网的人,迟早能听到鱼儿入网的声响。与其让想法在脑海里打转,不如现在就挽起裤脚下水试试水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