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ōng líng xī sàn
成语解释:形容零落分散。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致萧允升庶子》:“曾未几何,而东零西散,念方既已下世,先兄继之,射堂秋月,有若隔世,人生会合,何可常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状态
繁体字形:東零西散
英文翻译:Scattered in the East and in the West
东: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东边儿。东方。东风。东城。城东。大江东去。2.主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家。3.东道:我做东,请你们吃饭。4.姓。
零:1.零碎;小数目的(跟“整”相对):零用。零售。化整为零。2.零头;零数:挂零儿。年纪已经八十有零。3.放在两个数量中间,表示单位较高的量之下附有单位较低的量:一年零三天。八元零二分。4.数的空位,在数码中多作“○”:三零一号。二零零零年。5.表示没有数量:一减一等于零。这种药的效力等于零。6.某些量度的计算起点:零点。零下十摄氏度。7.姓。8.(草木花叶)枯萎而落下:零落。凋零。9.(雨、泪等)落下:涕零。
西: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落下去的一边: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阳西下。2.(Xī)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西餐。西医。西服。西式。学贯中西。3.姓。
散:[sàn]1.由聚集而分离:解散。散会。烟消云散。2.分发;分给:散传单。3.排遣;排除:散心。散闷。[sǎn]1.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散漫。散兵游勇。把稻子捆紧,别散了。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装。散坐儿。3.中成药剂型之一。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按医疗用途分内服散和外用散:七厘散。金黄散。避瘟散。
“东零西散”这个成语,你听过吗?它常用来形容事物分散、不集中的状态。比如:“搬家时,我的书东零西散地堆在客厅角落,找一本工具书都得翻半天。”这种场景是不是很熟悉?生活中,我们总遇到类似的情况。
有人可能会问:“东零西散和‘乱七八糟’有什么区别?”其实前者更强调“分散”,后者更突出“混乱”。比如团队开会时,如果大家讨论的话题东零西散,主持人可能会提醒:“咱们先聚焦核心问题,别跑太远。”这里用“东零西散”就比“乱七八糟”更贴切,因为它点出了话题分散而非内容质量差。
再举个有意思的例子。朋友曾吐槽她的旅行经历:“攻略里推荐的景点东零西散,一天光打车就花了200块。”这句话不仅描述地理位置分散,还暗含了计划不周全的无奈。你看,成语用对了,能瞬间让人共情。
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不用‘七零八落’?”其实这两个成语各有侧重。“七零八落”更多指残缺不全,比如“台风过后,广告牌七零八落地挂在树上”;而“东零西散”侧重描述分散状态,比如“仓库里的零件东零西散,整理起来特别费劲”。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在数字时代有了新意义。比如刷手机时,信息流推送的内容东零西散,导致注意力碎片化。这时候如果主动关掉推送,反而能更专注地完成工作。你看,古老的语言智慧,放在今天依然能引发思考。
最后分享一个观察:当物品或信息东零西散时,本质反映的是组织逻辑的缺失。试着给物品分区归类,或给任务列优先级清单,就能有效改善这种状态。方法虽简单,却能让人从杂乱中找到掌控感——这或许就是成语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