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ōng
  • duǒ
  • 西
  • t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ōng duǒ xī táo

成语解释: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2回:“这公子左冲右突,那番兵东躲西逃,直杀透番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指惊慌

繁体字形:東躱西逃

英文翻译:Hiding in the East and escaping in the West

东躲西逃的意思

东: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东边儿。东方。东风。东城。城东。大江东去。2.主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家。3.东道:我做东,请你们吃饭。4.姓。

躲:躲避;躲藏:躲雨。躲车。躲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西: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落下去的一边: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阳西下。2.(Xī)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西餐。西医。西服。西式。学贯中西。3.姓。

逃:1.逃跑:追歼逃敌。2.躲避:逃荒。逃学。

成语评论

哎哟,你别说,“东躲西逃”这成语听着就像在演谍战片!比如说,小明考试前没复习,愣是东躲西逃地避着班主任查作业,结果还是被逮个正着。你看,这不就是典型的“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嘛?

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东躲西逃”和“躲猫猫”有啥区别?嘿,问得好!前者更像成年人面对棘手问题的逃避行为,比如老王欠了债,整天东躲西逃不敢接催债电话;后者嘛,纯属小朋友的游戏。说白了,一个是现实版的生存策略,一个是童年欢乐时光。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去年邻居家的二哈。这狗子拆家被逮现行后,愣是东躲西逃钻沙发底,结果卡住半个身子直蹬腿。你说这像不像咱们遇到麻烦时的状态?明明知道躲不过,还非得折腾两下子。

难道逃避真能解决问题吗?我跟你掏心窝子说,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就像我表弟上次搞砸项目,东躲西逃不敢见领导,结果错过最佳补救时机。后来还是硬着头皮认错,反而被夸态度诚恳。所以说啊,遇到事儿咱得学向日葵——直面阳光,阴影自然甩身后。

不过话说回来,有时候“东躲西逃”也能成智慧。你看《三国演义》里刘备不就是东躲西逃积蓄实力,最后三分天下?这倒让我琢磨出个理儿:逃避分两种,一种是鸵鸟式自欺欺人,另一种是战略转移等待时机。咱们得分清啥时候该扛,啥时候该苟。

最近职场流行个新词儿叫“合理避雷”,其实跟东躲西逃异曲同工。比如新同事老张,遇到办公室政治就装傻充愣,硬是在明争暗斗里保全了团队。你看,这波操作是不是把传统成语玩出了现代职场生存指南的味道?

说到底,“东躲西逃”就像生活中的消波块,关键看你怎么用。与其说这是个贬义词,不如看作人性自带的应急机制。下次再看见有人东躲西逃,别急着笑话,说不定人家正在蓄力准备放大招呢!

东躲西逃的造句

  1. 造句 雪里红如丧家之犬,东躲西逃十来天,沿途只洗劫了一个小村落。
  2. 造句 但见那鼠左避右闪,东躲西逃,引得赵虎满屋子乱转,打破砂锅,撞倒水缸,鼠却不肯往外逃走。
  3. 造句 而凌天的身影,却一直在嗜血仙鲸的追杀下东躲西逃,毫无反击之手,连忙忍不住的问道:“还要多久?”。
  4. 造句 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刘备东躲西逃,闻风丧胆。
  5. 造句 一个东躲西逃的小子,带着妹妹,孤苦伶仃。
  6. 造句 张宇也哭了,被落下来的铁片砸的东躲西逃。
  7. 造句 明兵势弱,不敌清军,早溃不成军,东躲西逃。
  8. 造句 赵荷已经疯癫了,不是痴痴傻傻呆呆愣愣的,就是失声尖叫,惊恐的在只有他自己的房间里东躲西逃。
  9. 造句 这种感觉最明显的恐怕当数王胜了,在上一呼吸间,他还压得楚阳东躲西逃,可是仅仅过了一会儿,王胜就惊骇的发现楚阳整个气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东躲西逃"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