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ōng
  • zhī
  • 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ōng zhī xī wú

成语解释:谓说话办事含糊敷衍。

成语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妙观]下第三局时,频频以目送情。小道人会意,仍旧东支西吾,让他过去。”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

繁体字形:東支西吾

英文翻译:East and West

东支西吾的意思

东: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东边儿。东方。东风。东城。城东。大江东去。2.主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家。3.东道:我做东,请你们吃饭。4.姓。

支:1.撑:支帐篷。把苇帘子支起来。他用两手支着头正在想什么。2.伸出;竖起:两只虎牙朝两边支着。支着耳朵听。3.支持:支援。支应。体力不支。乐不可支。疼得实在支不住。4.调度;指使:支配。支使。把人支走。5.付出或领取(款项):支出。支取。支了一笔钱。6.姓。7.分支;支派:支流。支队。支线。支店。8.a)用于队伍等:一支军队。一支文化队伍。b)用于歌曲或乐曲:两支新的乐曲。c)纱线粗细程度的英制单位,用单位质量(重量)的长度来表示,如1磅重的纱线长度中有几个840码,就叫几支(纱)。纱线越细,支数越大。d)用于杆状的东西:一支枪。三支钢笔。一支蜡烛。9.地支。见〖干支〗。

西: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落下去的一边: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阳西下。2.(Xī)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西餐。西医。西服。西式。学贯中西。3.姓。

吾:[wú]1.我,我的:吾身。吾国。吾辈。2.姓。[yù]古同“”,抵御。

成语评论

哎哟喂,今儿咱聊聊这个“东支西吾”的用法。说实话啊,第一次听到这成语的人可能得挠头:这到底是形容啥呢?说白了,它就是描述人说话做事没个准谱儿,像老张开会时东扯葫芦西扯瓢,讲了三十分钟愣是没说到重点——这不就是典型的“东支西吾”嘛!

那有人要问了:“这成语和‘东拉西扯’有啥区别?”嘿,您问到点子上了!虽然都带“东”“西”,但“东支西吾”更突出那种犹豫不决的状态。好比小王被领导问项目进度,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活像手机信号时有时无——这时候用“东支西吾”可比其他成语更传神。

要我说啊,生活中这现象可太常见了。您瞧菜市场里大妈砍价:“这白菜...呃...早上还水灵呢...现在嘛...”,摊主立马接茬:“哎呦喂,大姐您这东支西吾的,到底要不要?”你品,你细品,这话里话外是不是透着股鲜活的生活气息?

不过咱也得客观看待这事儿。有时候“东支西吾”未必是坏事,比如新人做汇报难免紧张,这时候领导要是来句“别东支西吾的,直说重点”,反而容易让人更慌张。依我看呐,关键得看场合——谈判桌上当然要干脆利落,但朋友聊天带点“支吾”反而显得真实。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下次遇到重要场合,咱尽量把话在脑子里过三遍。就像写文章得先打腹稿,说话也得有个框架不是?不过真要偶尔“东支西吾”了也别慌,人嘛,谁还没个嘴瓢的时候呢?

"东支西吾"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