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ōng nuó xī còu
成语解释:挪:挪借;辏:通“凑”,聚合。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
成语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归妹》:“我命运乖,粮运折,家私都准折,东挪西辏犹还缺,一女多娇,将他来抛撇。”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筹资
繁体字形:東挪西輳
英文翻译:East to West
东: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东边儿。东方。东风。东城。城东。大江东去。2.主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家。3.东道:我做东,请你们吃饭。4.姓。
挪:移动:挪动。挪用。注:“挼”“捼”二字过去在“揉搓”的意义上与“挪”相通,并有nuó、ruó二读,故《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挼”“捼”处理为“挪”的异体字。但今“揉搓”义一般不再使用“挪”字,一般字、词典在“挪”字下只注nuó音,并不注“揉搓”义;而“挼”“捼”并无“挪动”义,且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又审定“挼”统读ruó,故不将“挼”“捼”作为“挪”的异体字。
西: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落下去的一边: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阳西下。2.(Xī)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西餐。西医。西服。西式。学贯中西。3.姓。
辏:1.车轮的辐集中到毂上:辐辏。2.聚集:辏集。辏石累卵。
嘿伙计们,今天咱们唠唠"东挪西辏"这个成语。说白了就是四处倒腾凑钱的意思,跟现在年轻人说的"众筹"有点像,不过更接地气。比方说张大伯给儿子凑彩礼钱,东家借五千,西家赊两万,硬是凑出个吉利数,这就叫东挪西辏。
哎?那这成语跟普通借钱有啥区别?问得好!关键在"挪"和"辏"这两个动作,既要灵活周转又要精准计算,就像玩俄罗斯方块,得把各种形状的积木块(钱款)凑成整行。去年我家表弟创业,把公积金账户、信用卡分期、老同学借款这些七七八八的渠道都盘活了,你品,你细品。
别看现在各种网贷平台满天飞,"东挪西辏"的智慧照样管用。上个月楼下面馆老板娘装修,既找供货商赊账,又拿新买的金镯子抵押,最后还跟常客预收了半年饭票。这种土法子虽然不高级,但人情味十足,比冷冰冰的贷款合同多几分温度。
不过话说回来,这招数也得讲究火候。我二姑去年想买房,把亲戚朋友借了个遍,结果现在逢年过节都绕着亲戚走。所以说啊,东挪西辏就像炒菜放盐,量少了没味道,多了齁得慌。得根据自家锅灶的大小,量力而行才稳妥。
依我看呐,现代社会虽然讲究专业分工,但这种东拼西凑的生存智慧永远不会过时。就像搭乐高积木,单看每个零件都不起眼,巧妙组合起来就是件艺术品。关键是得守住诚信底线,别像那个谁家小谁,拆东墙补西墙最后整成庞氏骗局。
最后给大伙提个醒,遇到资金周转的坎儿,别急着否定老祖宗的智慧。东挪西辏既是门技术活,也是门艺术活,就像咱东北的乱炖,看着材料杂七杂八,炖好了照样香气扑鼻。只要心里有本明白账,手里有杆良心秤,这法子关键时刻真能救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