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ōng chě xī lā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离题,没有中心。
成语出处:《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制台问了几句话,亏他东扯西拉,居然没有露出马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说话或文章
繁体字形:東撦西拉
英文翻译:aimlessly
东: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东边儿。东方。东风。东城。城东。大江东去。2.主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家。3.东道:我做东,请你们吃饭。4.姓。
扯:1.拉:拉扯。没等他说完扯着他就走。扯开嗓子喊。2.撕;撕下:扯五尺布。把墙上的旧广告扯下来。3.漫无边际地闲谈:闲扯。东拉西扯。
西: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落下去的一边: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阳西下。2.(Xī)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西餐。西医。西服。西式。学贯中西。3.姓。
拉:[lā]1.用力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跟着自己移动:拉锯。拉纤。把车拉过来。2.用车载运:平板车能拉货,也能拉人。3.带领转移(多用于队伍):把二连拉到河那边去。4.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拉胡琴。拉手风琴。5.拖长;使延长:拉长声音说话。快跟上,不要拉开距离!6.拖欠:拉亏空。拉下不少账。7.抚养:他母亲很不容易地把他拉大。8.帮助:人家有困难,咱们应该拉他一把。9.牵累;拉扯:自己做的事,为什么要拉上别人?10.闲谈:拉话。拉家常。11.排泄(大便):拉屎。拉肚子。[lá]刀刃与物件接触,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使物件破裂或断开;割:把皮子拉开。手上拉了个口子。“剌”[lǎ]见〖半拉〗、[là]同“落”(là)。
哎哟,你瞅瞅这"东扯西拉"的成语,乍一听像是说人聊天没重点对吧?比方说老张开会时,前脚刚讲完KPI,后脚突然说起菜市场大葱涨价,这可不就是典型"东扯葫芦西扯瓢"嘛!
等等,那为啥人说话会东拉西扯呢?我寻思着吧,要么是思路卡壳了,要么就是想掩饰尴尬。就像上周我表弟解释考试不及格,先说试卷印刷模糊,转头又抱怨食堂饭菜太咸——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转移话题的经典操作?
不过话又说回来,东扯西拉就全是坏事吗?可不见得!创意行业的朋友跟我说,他们开头脑风暴会时,经常故意从"中午吃啥"聊到"外星人长啥样",结果还真能碰撞出新点子。你看,关键得看场合和分寸对不对?
哎,那怎么避免无意义的东拉西扯呢?我有个绝招:随身带个小本本,想到哪儿就在旁边画个箭头。就像上次写方案时,原本想写用户画像,结果突然想到个新功能,赶紧画个闪电符号标记——既没打断思路,又保持了主线清晰,这招贼好使!
说到最后啊,东扯西拉这事儿吧,说白了就像炒菜放盐,适量能提鲜,过量就齁嗓子。下次发现自己要跑偏的时候,不妨来句:"打住打住,咱先把这事儿唠明白了再说别的",保准能把话题拽回正轨。各位老铁觉得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