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 dào
  • jiā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ì dào jiāo lí

成语解释:世道:社会风气;浇漓:人情淡薄。社会人情冷漠刻薄

成语出处:鲁迅《随感录·人心很古》:“慷慨激昂的人说:‘世道浇漓,人心不古。’”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丗道澆灕

英文翻译:The world is watering

世道浇漓的意思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浇:1.由上往下淋,洒:浇花。2.灌溉:浇地。3.把液汁倒入模型:浇版。浇筑。浇铸。4.刻薄:浇薄。浇漓。

漓:1.见〖淋漓〗。2.漓江,水名,在广西。

成语评论

世道浇漓”这个词乍一听有点文绉绉,其实说的就是社会风气变差了,人和人之间少了点真诚。比如老张在菜市场买菜,明明称上显示三斤半,回家一称少了二两——商贩笑嘻嘻地说“现在做生意不都这样嘛”,这就是世道浇漓最接地气的例子。

有人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说到底,社会发展快了,有些人把“利益跑在前头”当成了默认规则。比如职场里有人靠拍马屁升职,朋友圈里有人用P图伪装精致生活,甚至学生考试都要花钱买答案。这些行为像滚雪球一样,让信任成本越来越高。

但事情真的一团糟吗?我倒觉得这是转型期的阵痛。二十年前大家还习惯现金交易,现在手机支付能普及全国,靠的就是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机制在升级。就像小区里新开的无人售货摊,虽然偶尔有人贪小便宜,但九成顾客都会自觉扫码付款。

说到个人应对,我有个土办法:先做好自己的“小气候”。邻居王阿姨坚持卖真材实料的包子,虽然比别家贵五毛,但每天排长队。这说明即便在世道浇漓的环境里,坚守本分的人反而能脱颖而出。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亮点多了自然能照亮夜空。

年轻人常抱怨社会现实,但换个角度看,现在有更多机会重建规则。短视频平台上涌现的良心测评博主,电商平台的严格打假机制,不都是新时代对抗世道浇漓的利器吗?每个普通人的选择,都在为社会风气投出关键一票。

最后说句实在话,与其哀叹世风日下,不如从自己开始做盏路灯。下次遇到外卖送餐迟到,先别急着投诉,可能人家真是摔了一跤。当越来越多人选择相信善意,浇漓的世道自会慢慢回温。

世道浇漓的造句

  1. 造句 一些人见多了见利忘义的事,就以为世道浇漓,且每况愈下;一些人见多了冷漠无情的看客,就以为人心不古,且愈演愈烈。
  2. 造句 荆方翻写此书,将世道浇漓演绎得淋漓尽致,既有可读性,也有警示作用。
  3. 造句 单纯地纠结于“世道浇漓”、“人心冷漠”并无意义,真正该思考的是如何用制度、用技术的力量扩大被侵害者的“武装半径”,进而重振整个社会的风气。
  4. 造句 世道浇漓,寻常子女无奈苦中作乐;红灯绿裘,百姓人家尽在青楼偷欢。
  5. 造句 “世道真是道德沦丧、人心不古、世道浇漓,婚姻这么神圣的事情都能作为工具。
  6. 造句 我们这里世道浇漓、礼崩乐坏了。
  7. 造句 我们把世道浇漓、人心不古,作为生存技巧教给孩子们,古人说“人生识字糊涂始”,如今不识字的孩子已然有很多烦心事了。
  8. 造句 人心不古,世道浇漓,道德武器船不坚,炮不利,造新船新炮又不敢。
  9. 造句 “‘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这一类话,本是中国历来的叹声。
  10. 造句 无形的户口制度、户籍壁垒,显然就是造就这个反映世道浇漓,标志世态炎凉,同时既不人道,也不公道的悲剧场景的导演,也是事端的根源与动力。

"世道浇漓"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