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ì rǎo sú luàn
成语解释:社会骚乱,风气败坏。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治期》:“世扰俗乱,灾害不绝,遂以破国亡身灭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局面等
繁体字形:丗擾俗亂
英文翻译:Disturbance of the world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扰:1.扰乱;搅扰:干扰。打扰。2.混乱;紊乱:纷扰。扰攘。3.客套话,因受人款待而表示客气:叨扰。我扰了他一顿饭。
俗: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乱:1.没有秩序和条理:乱七八糟。2.武装骚扰:兵乱。叛乱。3.使混乱;使紊乱:捣乱。以假乱真。4.任意;随便:不许乱扔纸屑。
世扰俗乱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抽象,到底啥意思呢?简单说就是社会环境复杂、人心浮躁的状态。比如刷短视频时看到明星塌房新闻和网络骂战齐飞,转头又收到工作群里连环@你的消息,这时候是不是有种"这世界怎么乱哄哄"的感觉?
有人会问:这种状态是现代社会特有的吗?其实古代诗人早就写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句子,菜市场里讨价还价的大妈和CBD电梯里刷报表的白领,本质上都在应对各自时代的"世扰俗乱"。不同之处在于,现在一部手机就能把全世界的喧嚣装进口袋。
举个具体例子更直观。小王每天要应付甲方7版方案修改,回家还要处理亲戚群转发的养生谣言,周末本想休息又被拉去参加商业互吹的饭局。这种持续的信息过载和社交消耗,正是世扰俗乱的典型写照。但有意思的是,他后来把周末改造成"断网日",反而找到了工作灵感。
面对这样的环境该怎么办?我的观察是,与其对抗混乱不如建立过滤机制。就像台风眼里反而最平静,重点不是改变外界,而是找到自己的节奏。有个开茶馆的朋友说得好:"客人聊他们的股票涨跌,我就专心控制水温,茶叶自己会说话。"这种专注力或许才是现代人的必修课。
值得思考的是,世扰俗乱真的完全是坏事吗?你看市井巷弄的烟火气,直播间里五花八门的创业尝试,其实都包含着生机勃勃的可能性。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具备"闹中取静"的能力,就像荷花能在淤泥中绽放,混乱本身也能成为创新的温床。
最后分享个小发现:那些真正活得自在的人,往往都给自己划定了"精神隔离带"。可能是早晨雷打不动的阅读时间,也可能是定期进山的徒步习惯。这些看似微小的坚持,就像在喧嚣海洋中建造的灯塔,既照亮方向,也标记着心灵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