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qīng rán nuò
成语解释:轻:轻易;然诺:许诺。不随便许诺什么。形容人守信用
成语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如严某者,其亦浊世之铮铮,而不轻然诺者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处事谨慎
繁体字形:不輕然諾
英文翻译:Not lightly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轻:1.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轻如鸿毛。轻装。2.数量少;程度浅:年轻。轻伤不下火线。3.不用猛力:轻拿轻放。4.不重要:责任轻。5.不重视;不认真:轻视。轻率。6.不严肃:轻薄。7.轻松:轻音乐。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燃”。
诺:1.答应;允许:诺言。许诺。2.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唯唯诺诺。诺诺连声。3.姓。
哎哟,说到“不轻然诺”这个成语,咱们先来拆个字面意思。说白了,就是“不轻易答应别人,但答应了就得做到”。比如张三想找李四借钱,李四如果挠挠头说“这事儿我得想想”,而不是拍胸脯保证“明天就打钱”,这就叫“不轻然诺”——你懂的,人家没把话说死,但真答应了也绝不会放鸽子。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那这和普通的‘守信用’有啥区别啊?”嘿,问得好!重点就在“不轻”俩字上。比如同事突然甩给你一个额外任务,你如果脱口而出“没问题,包在我身上”,结果忙到半夜发现搞不定,这反而容易砸招牌。但要是先掂量下自己的时间,再回一句“我尽量周三前搞定”,这才是“不轻然诺”的聪明操作——既没把话说满,又留了兑现承诺的余地。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吧。我有个朋友老陈,去年创业时拉投资,人家问他“三个月能做出产品吗”,他愣是憋了五分钟才说:“如果团队不垮、供应链正常,五个月能出测试版。”结果你猜怎么着?投资人反而觉得他靠谱,当场签了合同。这事儿说明啥?有时候“慢答应”比“快承诺”更能赢得信任,毕竟成年人的世界里,说到做到可比漂亮话值钱多了。
不过啊,也有人觉得这成语是不是太保守了?比如在职场里,领导布置任务时要是总说“我尽量”,会不会显得没魄力?依我看呐,关键得看具体情况。要是明明能三天完成,非要拖到五天再说“保证完成”,那叫耍滑头;但如果是真需要评估风险的事儿,比如开发新项目,老老实实说“需要两周时间调研可行性”,这才是对团队负责的态度——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说到底,“不轻然诺”就像个承诺过滤器。它逼着我们在答应别人之前先过过脑子:这事儿我真能办到吗?需要哪些资源支持?有没有Plan B?比如上周我侄子想借我的相机去沙漠拍星空,我愣是让他先学了三小时设备保养知识才点头。虽然当时他急得跳脚,但后来设备完好无损地回来时,这小子倒是学会了什么叫“慎重承诺”。
所以啊,下次遇到别人求你帮忙时,别急着当“好好先生”。先深呼吸三秒钟,把“没问题”换成“让我想想办法”,说不定既能保住自己的信誉,还能让对方学会尊重承诺的分量。毕竟这世道上,说到做到的人越来越少,咱可不能让自己的承诺变成打折促销的赠品,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