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ān
  • b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ù tān wé bǎo

成语解释: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成语出处:《左传 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人廉洁

繁体字形:不貪為寳

英文翻译:have integrity and be public-spirited

不贪为宝的意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贪:1.原指爱财,后来多指贪污:贪赃。贪官。倡廉肃贪。2.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求多:贪玩。贪得无厌。3.片面追求;贪图:贪快。贪便宜。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宝:1.珍贵的东西:国宝。献宝。粮食是宝中之宝。2.珍贵的:宝刀。宝剑。宝石。宝物。3.旧时的一种赌具,方形,多用牛角制成,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见〖压宝〗。4.敬辞,用于称对方的家眷、铺子等:宝眷。宝号。宝刹。5.姓。

成语评论

哎哟,这个“不贪为宝”的成语有点意思哈!咱们先举个例子:老王开了家早餐店,明明能用便宜食材多赚点,可他偏要选贵的优质面粉。邻居笑他傻,他却说:“我这叫‘不贪为宝’,客人吃得安心才能长久啊!”你品,你细品,这故事是不是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

有人可能要问了:“不贪心就能成宝贝?这也太玄乎了吧?”其实啊,这个“宝”不是指金银财宝,而是说守住底线带来的隐形价值。比如小李面试时发现考题泄露,他直接举报了自己公司——虽然丢了工作,但后来同行都知道他靠谱,反而抢着挖他。这波操作,是不是把“不贪”转化成了职场信誉这个“宝”?

话说回来,现在社会诱惑这么多,真能做到不贪吗?举个反例你就懂了:那个网红餐厅刚开始用真材实料火遍全网,后来偷偷换劣质食材多赚钱,结果三个月就倒闭了。你看,贪小便宜吃大亏这事儿,老祖宗两千年前用四个字就概括完了,咱们现在还在交学费呢!

依我看呐,“不贪为宝”最妙的是个“为”字。它不是说让人当苦行僧,而是主动选择——就像买衣服时宁可少买两件也要选质量好的。这种智慧放到现在,不就是咱们常说的“长期主义”嘛!下次遇到选择困难症,不妨念叨念叨这四个字,保准能帮你滤掉不少坑。

最后唠句实在的,这成语最容易被误解成“不争不抢”。其实完全不是!你看那些百年老字号,哪个不是既要拼质量又要守底线?人家是把“贪”和“进取”分得门儿清。所以说啊,关键得拎得清:该较真的时候别含糊,不该伸手的时候别眼红,这才是“不贪为宝”的真谛!

不贪为宝的造句

  1. 造句 春秋时宋国的大臣子罕做官也以“不贪为宝”,拒绝了别人为他献上的美玉,留下了清白为官的美名。
  2. 造句 “我以不贪为宝,而您以宝玉为宝。
  3. 造句 古人就有“君子以不贪为宝”之说。
  4. 造句 贪欲的人世却把他这个不贪为宝的人来捉弄。
  5. 造句 故事中,子罕恪守“不贪为宝”的信条,巧妙拒玉,寓意深刻,给人教育和启迪。
  6. 造句 2015年4月30日,在河北省“三严三实”专题党课上,周本顺提出“用权不任性,才能保持清正廉洁,官以不贪为宝,民以清官为宝。

"不贪为宝"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