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ì
  • shēng
  • ch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ù zhì shēng chǎn

成语解释:治:管理。指不注意或无暇料理自己的生计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繁体字形:不治生産

英文翻译:Uncontrolled production

不治生产的意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治:1.治理:治家。治国。自治。治标。治本。治淮(淮河)。2.指安定或太平:治世。天下大治。3.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县治。府治。省治。4.医治:治病。我的病已经治好了。5.消灭(害虫):治蝗。治蚜虫。6.惩办:治罪。惩治。处治。7.研究:治学。8.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产:1.人或动物的幼体从母体中分离出来:产妇。产科。产卵。产下一个男孩儿。2.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生产:产销。增产。转产。3.出产:产棉。产煤。东北产大豆。4.物产;产品:土产。特产。水产。5.产业:家产。财产。破产。6.姓。

成语评论

说到"不治生产"这个成语,咱们先得掰扯掰扯它的意思。说白了,这词儿就是说一个人不参与生产劳动,整天游手好闲。但这里有个问题:不参与生产就一定是坏事吗?哎呦,这个可得分情况看!

举个栗子,古代有个书生整天埋头读书,被乡邻说成"不治生产"。结果人家后来中了进士,你说他当年算不算浪费时间?这时候咱们就得明白,成语背后藏着时代背景——农耕社会重视体力劳动,但脑力劳动的价值可能被低估了。

再来看个现代例子。我认识个搞直播的小伙子,家里长辈总念叨他"不治生产"。可人家每月带货收入顶得上三个工薪族,这事儿咋说?这里头其实藏着个关键问题:新时代的生产方式已经大变样了,咱们得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说点个人看法哈。我觉得现在年轻人选择自由职业、当网红,只要合法挣钱,本质上还是在创造价值。就像我表妹做自媒体,虽然不坐班,但帮商家推广产品,带动消费,这不也是参与经济活动嘛!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真有人成天躺平啃老,那确实该被说"不治生产"。关键得看有没有实际产出,对吧?就像种庄稼得看收成,现代社会的新兴职业也得看能不能创造社会价值。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选择职业道路时,既要敢创新也要接地气。别光顾着追风口,得找到既能实现个人价值,又能为社会作贡献的平衡点。毕竟咱们活在相互依存的社会里,谁也不能完全脱离生产链条独善其身。

"不治生产"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