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xián bù dàn
成语解释:①平平淡淡;普普通通。②指冷言嘲笑。
成语出处:欧阳山《苦斗》:“周炳仍然在不咸不淡地教书。”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人的态度
繁体字形:不咸不淡
英文翻译:commom ; cynical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咸:1.全;都:咸受其益。老少咸宜。2.姓。3.像盐的味道:咸鱼。菜太咸。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淡:1.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少;稀薄(跟“浓”相对):淡墨。天高云淡。2.(味道)不浓;不咸:一杯淡酒。淡而无味。菜太淡,再放点盐。3.(颜色)浅:淡青。淡绿。颜色很淡。轻描淡写。4.冷淡;不热心:淡然处之。淡淡地答应了一声。5.营业不旺盛:淡季。淡月。近来生意很淡。6.没有意味的;无关紧要的:淡话。淡事。扯淡。7.姓。
哎哟,说到“不咸不淡”这个成语,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这词儿到底啥意思啊?”其实它字面意思像菜没味道,但实际用来形容事情或态度既不深入也不敷衍,处于一种“刚刚好,但总觉得差点意思”的状态。举个例子:同事老王谈起周末团建计划时,全程不带情绪地说了句“大家随意吧,反正不咸不淡的活动,去不去都行”,搞得现场气氛瞬间冷掉一半。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种表达到底算不算敷衍?”嘿,这问题问得好!其实关键得看语境。比如朋友问你新开的奶茶店怎么样,你回“也就那样,不咸不淡”,潜台词可能是“没惊喜但也不难喝”;可要是老板问你项目进展,你说“还在不咸不淡地推进”,那八成是要挨批的节奏了。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这成语特别适合形容现代人的社交状态。就像上周同学聚会,阿强对着满桌老同学硬聊职场话题,大伙儿只能不咸不淡地应和着“嗯嗯挺有意思的”,其实心里早就惦记着手机里的未读消息了。这种场景是不是特别有画面感?
话说回来,为啥咱们总爱用这种模棱两可的表达呢?我琢磨着可能是图个安全——既不用掏心掏肺,又显得自己参与了对话。不过话说得太多“不咸不淡”,人际关系也容易变得像隔夜的凉白开,看着透明却尝不出温度。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不妨试试加点“真心话佐料”,保准能让对话更有滋有味!
最后提一嘴,这成语用在工作场景里可得当心。上次隔壁部门的小张汇报方案,领导听完直接怼了句:“你这方案就像白水煮豆腐,不咸不淡的,能不能来点真东西?”你看,有时候“中庸之道”在职场反而容易翻车。所以啊,该浓墨重彩的时候,千万别怕把调料罐子打翻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