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ù fá xiān lì

成语解释: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四卷第14章:“明末起义首领中一向重视养子,而且以养子继承皇位的事在五代不乏先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不乏先例

英文翻译:there is no lack of precedents

不乏先例的意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乏:1.缺乏:乏味。贫乏。不乏其人。2.疲倦:疲乏。解乏。走乏了。人困马乏。3.没力量;不起作用:乏话。乏煤。贴乏了的膏药。

先:1.时间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对):先进。先例。事先。领先。争先恐后。有言在先。2.表示某一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前:他比我先到。我先说几句。3.暂时:这件事情先放一放,以后再考虑。4.祖先;上代:先人。5.尊称死去的人:先父。先烈。先哲。6.先前:小王的技术比先强多了。你先怎么不告诉我?7.姓。

例:1.用来说明情况的或可作依据的事物:举例。援例。2.规则:条例。3.按条例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例会。例行公事。

成语评论

哎哟,今天咱聊聊“不乏先例”这个成语。说白了,它的意思就是“这事儿不稀奇,早就有人干过”。举个例子啊,你瞅瞅现在年轻人流行辞职创业,这事儿可不乏先例——二十年前就有人下海经商,三十年前还有摆地摊的“倒爷”呢!

有人可能会问:“那这个成语到底啥时候用合适?”嘿,问得好!比如公司要搞个新项目,反对派说风险太大,这时候你就能拍着胸脯说:“线上直播带货?这模式可不乏先例,隔壁老王家公司上个月刚赚了个盆满钵满!”

不过话说回来,用这成语也得看场合。比如你朋友失恋了哭唧唧,你突然来句“失恋这事儿可不乏先例”,那估计得挨揍。但要是讨论行业趋势时用,那味儿就对了。个人觉得啊,这个成语就像个安全牌,既能表达观点,又不把话说死,毕竟“早有前人探过路”嘛。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前两天小区要装刷脸门禁,张大妈直嚷嚷“这玩意儿不靠谱”。要我说啊,刷脸支付在超市都用两年了,这不乏先例的技术有啥好担心的?不过话说回来,新技术落地确实得慢慢适应,您说是这个理儿不?

最后提一嘴,虽然“不乏先例”能增强说服力,但咱也不能光吃老本。就像现在满大街的网红奶茶店,确实不乏先例,但要没点新花样,分分钟就得关门大吉。所以啊,老话说的“站在巨人肩膀上”还得配上自己的真本事才行。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嘛!

不乏先例的造句

  1. 造句 事实上,外墙颜色更改,在深圳地产界不乏先例,但导致双方对簿公堂,却是全国第一例。
  2. 造句 其实,发挥区位优势,实现产业互动共同发展是不乏先例的。
  3. 造句 书册教育在我国从古到今不乏先例。
  4. 造句 这种变通处理,我国涉外税法上不乏先例。
  5. 造句 由股灾引起的银行危机,并导致经济大萧条,在上不乏先例。
  6. 造句 外墙颜色更改,在深圳地产界不乏先例,但导致双方对簿公堂,城市印象却是全国第一例。
  7. 造句 更有甚者,经营中略有闪失,便是一蹶不振,这在厦门不乏先例。
  8. 造句 这种速率的海平面变化在地球史上并不乏先例,但作为诱因的全球变暖速率还没有哪一次能像过去30年这么高的。
  9. 造句 从世界范围看,赔偿期待利益损失在立法上也不乏先例。
  10. 造句 古今中外不乏先例,义和团就是活生生的典型。

"不乏先例"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