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àng dāng xué guāi
成语解释:吃过亏下次就不会上当
成语出处:《泾谚汇录》:“上当学乖,言吃亏处,即是长见识处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上當壆乖
英文翻译:become wiser after being duped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当:[dāng]1.担任:他当组长。2.承担:敢作敢当。3.主持:当家。4.相称:旗鼓相当(比喻实力相等)。5.应该:理当如此。6.介词。1.组成时间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当我到家时,他已经走了。正当大家吃饭的时候,他回来了。2.组成处所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当众出丑。当着大家的面把话讲清楚。7.阻挡:人民军队,锐不可当。8.拟声词。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丁丁当当。9.抵得上;等于:一以当十。[dàng]1.合适:处理得当。3.以为:我当你走了。4.当作:别把我当客人看待。5.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当年。6.向当铺抵押实物借钱:把金表拿去当了。7.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赎当。
学:1.学习:学技术。勤工俭学。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2.模仿:他学杜鹃叫,学得很像。3.学问:治学。才疏学浅。博学多能。4.指学科:数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5.学校:小学。大学。上学。6.姓。
乖:1.(小孩儿)不闹;听话:小宝很乖,阿姨都喜欢他。2.伶俐;机警:这孩子嘴乖。上了一次当,他也学得乖多了。3.违反;背离:乖违。有乖人情。4.(性情、行为)不正常:乖戾。乖谬。
生活中总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时刻。比如,有人网购时被“买一送十”的广告吸引,结果收到的包裹里只有两根橡皮筋。这时候,他可能会摸着脑袋说:“原来‘上当学乖’是这个意思啊!”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总要在吃亏后才变得谨慎?其实这和大脑的学习机制有关。就像小孩子摸过热水壶才会记住“烫”的概念,成年人也需要通过具体经历来更新自己的判断系统。去年同事老张误信“稳赚不赔”的理财项目,现在他研究基金报表比看菜单还认真,这就是典型的“吃亏更新”模式。
有人担心:反复吃亏会不会显得太笨?仔细观察会发现,善于总结经验的人往往进步更快。就像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大姐,她发现雨天备货量减少20%后,阴天推车出摊时总会多看两眼天气预报。这种把教训转化为行动力的过程,恰恰印证了“智慧是踩着错误台阶成长”的道理。
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上当学乖”有了新内涵。上周邻居小王收到“中奖短信”,他没有立即点击链接,而是先去物业核实——这种将警惕心转化为验证流程的做法,比单纯记住“别信陌生信息”更有效。值得思考的是:我们的防范意识是否也该像手机系统那样定期升级?
从另一个角度看,适度的“上当”经历反而能培养韧性。就像学骑自行车时的摔跤,这些经历构建起我们对世界的立体认知。当然,关键不在于刻意追求吃亏,而是建立“吃一堑长三智”的思维框架。当我们在超市发现标价与实收金额不符时,平静地找收银员核对,这种既维护权益又不失风度的处理方式,或许就是成熟的最佳注脚。
说到底,生活的考场从不发标准答案。那些让我们挠头的经历,就像藏在路边的指示牌,提醒着下次遇到岔路口该如何选择。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同时记得给判断力加上“复查”功能,或许就能在纷繁世界里走出自己的从容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