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ān
  • chuí
  • liǎng
  • bà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ān chuí liǎng bàng

成语解释:形容处事简单明快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29章:“他本来也没准备耽搁这么长时间,心想行不行三锤两棒就完了,他转几天就回来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三锤两棒

英文翻译:Three hammers and two sticks

三锤两棒的意思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锤:1.古代兵器,柄的上头有一个金属圆球。2.像锤的东西:秤锤。3.锤子:铁锤。钉锤。4.用锤子敲打:千锤百炼。5.姓。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棒:1.棍子:木棒。炭精棒。2.(体力或能力)强;(水平)高;(成绩)好:棒小伙子。字写得真棒。功课棒。

成语评论

三锤两棒”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它形容的是解决问题时动作干脆、效率高,就像铁匠打铁时三两下就能完成锻造。比如同事老张处理客户投诉时从不拖泥带水,上午收到问题反馈,下午就带着解决方案找客户面谈,真可谓“三锤两棒就把事情摆平了”。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需要这种能力?你看快递站分拣包裹的小哥,面对堆积如山的快递箱,扫码、分区、装车三个动作一气呵成,这种“三锤两棒”的工作效率,不正是应对海量物流需求的必备技能吗?有次我亲眼见到他们半小时理清了200件滞留包裹。

不过要注意区分使用场景。邻居李婶给孩子辅导作业时也玩“三锤两棒”,数学题还没读完就急着报答案,结果孩子基础知识反而越学越迷糊。这让我想到:追求效率固然好,但像教育这种需要耐心的事,还是得慢工出细活。

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职场中擅长“三锤两棒”的人往往升职较快,但做到管理层后,反而需要学会“慢锤细敲”。就像我们项目经理王姐,她以前雷厉风行的工作风格深受好评,现在带团队却经常组织“问题解剖会”,把复杂项目拆解成可执行的步骤。

说到底,“三锤两棒”本质上是一种决策智慧。上周家里装修,我在挑选瓷砖时果断选了性价比最高的那款,既省了反复对比的时间,效果也不打折扣。这种该快则快的判断力,或许才是这个成语想传达的精髓——不是盲目图快,而是精准判断什么时候该下重锤,什么时候要收着劲儿。

"三锤两棒"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