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ān dié yáng guān
成语解释: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
成语出处:唐·王维《渭城曲》诗:“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比喻离别
繁体字形:三迭陽關
英文翻译:Sanyiyangguan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迭:1.更换;轮流:更迭。2.屡次:迭次。3.及:忙不迭。
阳:1.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阳二气。2.太阳;日光:阳光。阳历。阳坡。朝阳。向阳。3.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4.凸出的:阳文。5.外露的;表面的:阳沟。阳奉阴违。6.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阳宅。阳间。阳寿。7.带正电的:阳电。阳极。8.指男性生殖器。9.姓。
关:1.使开着的物体合拢:关窗户。把抽屉关上。2.使机器等停止运转;使电气装置结束工作状态:关机。关灯。关电视。3.放在里面不使出来:鸟儿关在笼子里。监狱是关犯人的。4.(企业等)倒闭;歇业:有一年,镇上关了好几家店铺。5.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关口。关防。山海关。嘉峪关。我的责任就是不让废品混过关去。6.城门外附近的地区:城关。北关。关厢。7.门闩:门插关儿。斩关落锁。8.货物出口和进口查验收税的地方:海关。关税。9.比喻重要的转折点或不容易度过的一段时间:难关。只要突破这一关,就好办了。10.姓。
提起“三迭阳关”,很多人可能一头雾水:这成语到底啥意思?其实它源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后来被谱成送别曲《阳关三叠》,用来形容反复吟唱离别的场景。比如老张送儿子出国留学,临行前反复念叨“到了记得报平安”,又拉着孩子拍了十几张合照,这絮絮叨叨的劲儿,可不就是现代版的“三迭阳关”?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三迭”这个词?古人送别真有这么麻烦吗?其实“三迭”指的是乐曲重复三段,就像我们现在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比如同事调职外地,大家连着三天组局践行,第一天吃火锅,第二天唱K,第三天又去茶馆喝茶,这种层层加码的送别方式,倒真应了“三迭阳关”的深意。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年轻人告别时更爱发微信表情包,看似随意却藏着小心思——那个反复撤回又重发的“拥抱”表情,不正是数字时代的“三迭阳关”吗?这种变化让我觉得,成语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穿透时代,用不同形式活在生活里。
再看职场中的“三迭阳关”。市场部小王升职调岗那天,部门从晨会到午休都在轮流表达不舍,连保洁阿姨都特意多擦了两遍他的工位。这种集体仪式看似琐碎,实则是人际关系中的安全气囊,给变动中的人们温柔的缓冲。有时候形式本身,就是最真诚的内容。
话说回来,过度使用“三迭阳关”会不会显得矫情?这得看场合分寸。就像炒菜放盐,少了没味,多了齁人。去年参加校友会,有位老先生拉着每人重复三遍“常回来看看”,反倒让离别变得沉重。可见再好的情感表达,也需留点呼吸的空间。
如今高铁飞机缩短了地理距离,但心理距离反而需要更多维系。下次送别亲友时,或许不必刻意追求“三迭”的形式,重要的是让每次告别都有温度。就像春雨润物无声,真正的牵挂,未必需要反复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