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ān
  • huán
  • k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ān huán wǔ kòu

成语解释:形容捆绑结实。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四爷赶上一步,就势按倒,解他腰带,三环五扣的捆了一回。”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三環五扣

英文翻译:Three links and five buttons

三环五扣的意思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环:1.圆圈形的东西:耳环。花环。铁环。2.指射击、射箭比赛中射中环靶的环数,射中靶心,一般以十环计,离靶心远的,所得环数依次递减:三枪打中了二十八环。3.环节:从事科学研究,搜集资料是最基本的一环。4.围绕:环绕。环球。环城铁路。5.姓。

五:1.四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见〖工尺〗。

扣:1.用圈、环等东西套住或拢住;把门扣上。2.衣纽:衣扣。3.绳结:绳扣儿。4.把器物口朝下放或覆盖东西:把碗扣在桌上。5.相符,符合:扣题(符合题义)。6.强留:扣押。7.从中减除:扣除。扣发(fā)。8.敲击:扣人心弦。

成语评论

三环五扣”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绕,但用起来却意外地贴切。比如在项目管理中,每个环节都像齿轮一样咬合:产品设计需要市场调研的数据支持,开发进度又得匹配设计终稿的时间,测试环节再根据开发成果调整细节——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就像三枚相互嵌套的戒指,再用五道锁扣牢牢固定。

为什么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系统性工作?其实它暗含着"精密协作"的概念。就像组装机械手表时,师傅要把发条盒、齿轮组、摆轮三个核心部件精确配合,再通过五处卡扣固定表壳。当有人质疑某位程序员总在改代码时,问题来了:如果需求文档这个"第一环"没扣紧,后面所有环节都会跟着偏移。

有个真实案例很能说明问题。某快递公司去年升级分拣系统,新来的主管硬把物流路线规划(第三环)提前到设备采购(第五扣)之前,结果自动分拣机参数与路线不匹配。这恰好印证了:当系统性思维缺位时,再好的部件也难以形成有效组合。

或许有人问:现代社会讲究灵活变通,这种"死板"的结构还适用吗?我观察过烘焙连锁店的操作手册,从面团发酵温度到裱花枪握持角度确实都有严格规定,但店员们在实际操作中会根据天气湿度微调醒发时间——这就像在三环五扣的框架里保留了弹性空间,反而提升了整体稳定性。

个人认为,这种结构思维正在从制造业向更多领域渗透。最近帮朋友策划婚礼时就深有体会:确定宾客名单(第一环)直接影响场地选择,场地大小又关联餐饮方案,而餐饮预算制约着伴手礼档次——每个决定都像在玩立体积木,既要稳固基础架构,又要留出临时调整的余地。

有个有趣的发现:当人们说"这事得按流程走"时,往往是在强调环节间的依存关系。就像组装宜家家具,如果跳过步骤3直接装步骤5的螺丝,整个书架都可能摇晃。但真正的高手,既会严格遵循说明书,也会在板材有瑕疵时,自己琢磨出替代的固定方式。

下次看到市政工人在暴雨天抢修管道时,不妨留意他们的操作顺序:关闭总阀(第一环)、排查泄漏点(第二环)、更换配件(第三环)——这些核心步骤完成后,还要做压力测试、回填土方、恢复路面等五道收尾工序。这种经过千锤百炼的工作流程,正是"三环五扣"最生动的注解。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说"踩点完成任务",其实踩准节点本身就是门学问。我写这篇文章时也深有感触:确定主题框架(三环)后,要找案例、理逻辑、调语气等五个支撑点。整个过程就像在时间的琴键上跳舞,既要踏准节奏,又得保持即兴创作的灵动。

"三环五扣"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