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ān qī sì qiè
成语解释:妻妾众多的意思。
成语出处:清 李渔《风筝误 逼婚》:“你做状元的人,三妻四妾,任凭再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妻妾众多
繁体字形:三妻四妾
英文翻译:polygynous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妻:[qī]妻子(qī·zi):夫妻。未婚妻。妻离子散。妻儿老小。[qì]把女子嫁给(某人)。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妾:1.旧指男子在正妻以外娶的女人。2.谦辞。旧时用于女子自称。
“三妻四妾”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古代男性妻妾众多的现象,但你知道吗?它的实际用法远不止描述历史场景。比如在职场中,有人开玩笑说:“张总最近项目接太多,简直像搞‘三妻四妾’,结果哪个都没做好。”这里既批评了贪多求全的行为,又让严肃的职场话题变得生动有趣。
这个成语只能用来调侃感情关系吗?当然不是!比如家长教育孩子时会说:“别总想着买新玩具,你这‘三妻四妾’的收集癖该改改了。”通过生活化的类比,既传递了节约观念,又避免了说教感。这种用法跳出了传统框架,让成语焕发新活力。
为什么现代社会还用这种“老古董”成语?在电视剧《大宅门》里,二少爷同时哄着三位姑娘,弹幕立刻刷满“大型三妻四妾现场”。这种古今碰撞的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批判内核,又符合现代人追求平等关系的价值观。就像网友说的:“用老词儿讲新道理,反而更扎心。”
成语背后藏着哪些现代启示?有位创业者分享失败教训时说:“当初同时开三家店,现在才懂专注比‘三妻四妾’靠谱。”这个案例生动说明:无论是感情还是事业,贪多求全反而容易落空。当代年轻人更倾向“少而精”的生活态度,这或许正是这个成语在新时代的生命力所在。
从个人观察来看,这个成语的演变就像面镜子——既照见旧时代的性别不平等,也反射出当代人对专一品质的追求。当我们在社交媒体看到“我的猫主子们让我体验了三妻四妾的快乐”这类幽默表达时,恰恰证明了语言在传承中创新的魅力。
下次遇到有人用这个成语,不妨想想:它早已突破字面意义,成为批判浮躁心态的文化符号。这种语言现象本身,不正是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鲜活例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