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ān
  • hǎo
  • liǎng
  • q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ān hǎo liǎng qiàn

成语解释:同“三好两歹”。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那女儿年方一十二岁,一貌如花,且是聪明,单只从小的三好两歉,有些小病。”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三好兩歉

英文翻译:Three good and two sorry

三好两歉的意思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好:[hǎo]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好人。好东西。好事情。好脾气。庄稼长得很好。2.合宜;妥当:初次见面,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3.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好看。好听。好吃。4.友爱;和睦:友好。好朋友。他跟我好。5.(身体)健康;(疾病)痊愈:体质好。身子比去年好多了。他的病好了。6.用于套语:好睡。您好走。7.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计划订好了。功课准备好了。外边太冷,穿好了衣服再出去。坐好吧,要开会了。8.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好,就这么办。好了,不要再说了。9.反话,表示不满意:好,这一下可麻烦了。10.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哈尔滨离北京好远?[hào]1.喜爱(跟“恶”wù相对):嗜好。好学。好动脑筋。好吃懒做。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歉:1.收成不好:歉年。以丰补歉。2.对不住人的心情:抱歉。道歉。深致歉意。

成语评论

说到"三好两歉"这个成语,很多朋友可能会犯迷糊:这到底是要夸人还是损人啊?其实这个词妙就妙在它既不说全好也不说全坏,就像咱们平时说的"甘蔗没有两头甜"。举个例子,老王刚买了新房,地段好户型正,可每月要还八千房贷,这不就是典型的三好两歉吗?

那这个成语该什么时候用呢?想象你同事吐槽新工作:工资翻倍了,但天天加班到深夜。这时候就可以拍拍他肩膀:"这不就是三好两歉嘛,咱们慢慢适应"。既认可他的付出,又暗示情况会好转,比单纯安慰"会好的"更有说服力。

有人可能要问:这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像表兄弟。前者重在客观描述现状,后者强调主观选择困难。比如你被两家公司录取,A公司待遇高但压力大,B公司轻松但晋升慢,这时候用"三好两歉"更合适,因为你在陈述事实而非纠结选择。

依我看,这个成语最妙的是教人保持平常心。就像我去年报的健身课,教练专业器材高级,但离家实在太远。每周两次横跨半个城,路上时间比锻炼还长。不过换个角度想,路上正好听有声书,半年下来竟听完20多本,这不就是三好两歉带来的意外收获?

生活中处处藏着这个成语的智慧。新手机拍照功能强大却耗电快,网红餐厅环境优雅但排队两小时,就连谈恋爱也常遇到"对我体贴但不太上进"的纠结。关键不在于挑剔那"两歉",而是学会像吃重庆火锅那样,既享受麻辣鲜香,也能接受吃完要喝凉茶降火。

下次遇到看似矛盾的生活场景,不妨用"三好两歉"的眼光打量打量。你会发现很多困扰其实自带解决方案,就像阴天出门虽然晒不到太阳,但也不用担心被晒黑。生活这道多选题,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能看懂题目本身就已经赢了一半。

"三好两歉"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