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ān rén chéng hǔ
成语解释:城里本没有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说城里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传播;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繁体字形:三人成虎
英文翻译:three people spreading reports of a tiger make you believe there is one around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三人成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张在茶水间听到同事说公司要裁员,转头告诉隔壁部门的小李,小李又添油加醋地传给前台小王。结果第二天整个办公室都在传“财务部要解散”,最后发现只是人事调整了某个岗位。你看,一句模糊的信息经过三个人的传递,就变成了面目全非的“大新闻”。
这个成语为何能流传两千多年?战国策记载的“市本无虎,三人言则成虎”故事,核心在揭示群体传播的蝴蝶效应。就像现在家长群里突然传开“某零食含致癌物”,哪怕没有官方消息,只要转发过三次,很多妈妈就会信以为真地清空孩子的零食柜。
为什么我们容易被“三人成虎”影响?心理学上的从众效应给出了答案。去年小区业主群里有人说要建垃圾处理站,明明没人见过红头文件,但第五个邻居转发时,大家已经开始讨论卖房了。这种信息茧房里的互相印证,往往比事实本身更有说服力。
在自媒体时代,这个成语有了新解读。去年某网红说“吃荔枝配酸奶会中毒”,十几个营销号跟风炒作,最后营养师不得不出面科普真相。信息的传播速度越快,我们越需要保持清醒——就像在超市听到三个阿姨说某种大米涨价了,不如直接去看价签。
面对“三人成虎”现象,我的建议是养成溯源习惯。上周邻居说物业费要涨20%,我直接去物业办公室要来了盖章的通知。与其被传言牵着走,不如做第一个核实信息的人。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独立思考的能力比任何时候都珍贵。
下次再遇到众人议论纷纷的情况,不妨想想这个成语。谣言止于智者不是老生常谈,而是数字时代的生存智慧。就像看到朋友圈疯传的“惊人内幕”,先别急着转发,给真相留出浮出水面的时间,也许就能避免成为那只“三人成虎”里的第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