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 pò bā bǔ
成语解释:形容衣物非常破旧。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3回:“外面来了一个白须老头子,穿了一件七破八补的棉袍,形状十分瑟缩。”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七破八補
英文翻译:Make up for the past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3.姓。
破: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破了。纸戳破了。袜子破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破釜沉舟。势如破竹。破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破城池。大破敌军。6.花费:破钞。破费。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破。一语道破。案子已经破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破戏!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补:1.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缝补。补牙。补袜子。修桥补路。2.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补。增补。补选。候补。缺什么补什么。3.补养:滋补。补品。身体虚,需要好好补一补。4.利益;用处:补益。不无小补。空言无补。5.姓。
最近整理衣柜时翻出一件旧外套,袖口磨得发白,领子也开了线。我捏着针线缝补时忽然想到个成语——"七破八补"。这衣服可不就是典型例子?第三次补袖子时,布料已经薄得透光,但总觉得还能再"抢救"一下。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这个成语?"其实它就像面镜子,照出我们面对破损事物时的矛盾心理。记得邻居王叔那辆老自行车,车筐用铁丝缠了七八处,刹车线接了三段不同颜色,但他说:"每个补丁都是故事啊"。这种"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心态,何尝不是种生活智慧?
不过在职场中,这个成语就显出另一面了。上周公司系统崩溃,技术部小李临时用五六个外挂程序补救。领导夸他"灵活应变",可我知道那些临时补丁就像在漏船上贴胶布。果然三天后又出故障,这次连原始数据都丢了。过度依赖修补,反而可能埋下更大隐患。
说到这儿,想起老家房梁上的燕子窝。每年春天燕子都会衔新泥修补旧巢,但总保持原本结构。这种"修旧如旧"的智慧,或许正是"七破八补"的正面示范。既延续了既有基础,又注入了新生命力,比推倒重来更符合自然规律。
有年轻人问我:"现在东西坏了就换新的,这成语会不会过时?"我倒觉得它像陈年普洱茶,越品越有味道。上周帮女儿修她断了的发卡,用热熔胶固定时,她惊喜地说:"比原来的更好看了!"你看,只要带着创新思维,"修补"也能变成"升级"。
路过街角修鞋铺,老师傅正在给运动鞋换气垫底。他边操作边说:"现在年轻人讲究个性,破洞帆布鞋反而卖得贵。"这话让我恍然大悟——在这个推崇"瑕疵美"的时代,"七破八补"早超越了字面意义,变成了某种生活态度的注脚。
前两天参观科技馆,看到文物修复师用3D打印技术复原青铜器缺失部分。传统手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让"修补"这件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这让我想起老家墙上那道裂纹,去年地震后用金漆勾勒成了梅花枝——有时候,裂痕真的可以变成装点生活的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