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 héng bā shù
成语解释: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四回:“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指杂乱无章
繁体字形:七横八竪
英文翻译:at sixes and sevens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3.姓。
横:[héng]1.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横额。横梁。2.地理上东西向的(跟“纵1”相对):黄河横贯本省。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1”相对):横队。墙上横着写着几个大字。4.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跟“竖、直、纵1”相对):横剖面。人行横道。横着切一刀。5.使物体成横向:把扁担横过来。6.纵横杂乱:横生。横流。血肉横飞。7.与“横”(hèng)8.义相近,但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9.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一”。10.横竖;反正:我横不那么办!。事情是你干的,我横没过问。11.姓。[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横事。横祸。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竖:1.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竖井。竖琴。2.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画一条竖线。竖着再挖一道沟。3.使物体跟地面垂直:竖电线杆。把柱子竖起来。4.汉字的笔画,从上一直向下,形状是“。”。5.年轻的仆人:竖子。
提到“七横八竖”,你脑海中是不是立刻浮现出东西乱丢、毫无章法的画面?比如孩子玩完玩具后,客厅地板上积木、画册、小汽车“横七竖八”摊开,简直像战场。但你知道吗,这个成语其实藏着有趣的观察视角。
有人会问:“为什么非要用‘七’和‘八’这两个数字?”这其实反映了中文的韵律美感。古人用这两个相邻却不连贯的数字,既避免了“五横六竖”的平淡,又比“九横十竖”更朗朗上口,就像我们说“七上八下”时,那种忐忑感是不是更立体?
记得上个月帮朋友搬家,刚拆封的纸箱堆在玄关,沙发垫斜搭在餐椅上,晾衣架和台灯并排躺在地毯上。朋友苦笑着自嘲:“看我家现在这七横八竖的样儿,得收拾三天!”这种自嘲式的幽默,反而让混乱场景变得轻松起来。
换个角度看,七横八竖未必全是坏事。上周去参观创意公司的办公区,设计师的桌面虽然摆着东倒西歪的草稿、横躺的马克笔,但那些看似杂乱的材料中间,正孕育着新的包装设计方案。这让我想到:某些创造性的工作,或许就需要跳出整齐划一的框架。
不过在生活中,大多数人还是希望摆脱七横八竖的状态。有个小窍门:把“横”和“竖”分开处理。比如整理书柜时,先把所有书竖着插回原位,再把装饰画横挂在空白墙面,瞬间就能从混乱中找到秩序感。这种分类思维,其实适用于很多生活场景。
最近发现,七横八竖的现象在数字时代有了新解释。手机里同时开着五个聊天窗口、三个文档界面,再加上弹出的新闻推送,这种信息层面的杂乱无章,何尝不是现代人专属的“七横八竖”?这时候更需要我们主动建立信息筛选机制,就像整理实体物品那样打理数字空间。
说到底,七横八竖这个成语就像面镜子,既照见我们面对混乱时的无奈,也提醒着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下次看到家里熊孩子制造的“灾难现场”,或许可以笑着叹口气:“哎,又是七横八竖的一天!”毕竟,混乱与秩序本就是生活的两面,学会在其中找到平衡,才是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