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ān
  • nu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 dān bā nuó

成语解释:一再耽搁拖延。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4回:“因与众人在吴道官房里算帐,七担八挪缠到这咱晚。”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七擔八挪

英文翻译:Seven responsibilities and eight moves

七担八挪的意思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3.姓。

担:[dān]1.用肩膀挑:担水。2.承当,负责:担负。担任。担当。担待(a.原谅;b.担当责任)。担重任。担风险。[dàn]1.挑东西的用具,多用竹、木做成:扁担。2.一挑东西:担子。勇挑重担。3.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担等于一百斤。4.量词,用于成担的东西:一担水。[dǎn]同“”。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挪:移动:挪动。挪用。注:“挼”“捼”二字过去在“揉搓”的意义上与“挪”相通,并有nuó、ruó二读,故《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挼”“捼”处理为“挪”的异体字。但今“揉搓”义一般不再使用“挪”字,一般字、词典在“挪”字下只注nuó音,并不注“揉搓”义;而“挼”“捼”并无“挪动”义,且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又审定“挼”统读ruó,故不将“挼”“捼”作为“挪”的异体字。

成语评论

七担八挪”这个成语你听过吗?它形容人忙得团团转,既要挑着七担货物,又要来回搬运八次,活脱脱像个停不下来的陀螺。比如老张接到装修任务时,既要跑建材市场又要联系工人,手机整天响个不停,妻子笑他:“你这七担八挪的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搞跨国贸易呢!”

为什么用“七”和“八”这两个数字?其实这是古人惯用的夸张手法,就像“千辛万苦”并不真有一千种苦。通过数字叠加强调事务繁杂,比直接说“特别忙”更有画面感。比如现代职场人既要写方案又要开会,还要应付突发状况,可不就是升级版的“七担八挪”?

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当代人的生活状态。上周帮朋友筹备婚礼,既要订场地又要协调亲友,连外卖软件里都存着五个不同餐厅的联系人。朋友自嘲说:“现在终于理解什么叫七担八挪了,我连做梦都在核对座位表!”你看,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竟能如此奇妙共鸣。

有个有趣的细节:虽然成语本身带点无奈,但使用者往往带着调侃的乐观。就像邻居王阿姨总说“我这七担八挪的日子过得才充实”,其实她退休后同时参加三个兴趣班,每天乐呵呵地忙碌着。这种积极转化压力的智慧,或许正是成语流传千年的秘密。

下次看到有人同时处理多件事,不妨观察他的状态:是眉头紧锁的焦虑,还是眼中带笑的从容?真正的“七担八挪”高手,就像玩抛接球的小丑,虽然手上物件多,却能把握节奏让每个动作都成为表演。生活这场大秀里,学会调整重心或许比减少任务更重要。

"七担八挪"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