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ùn
  • zh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ú mù hùn zhū

成语解释:鱼目:鱼眼睛;混:混同;冒充。用鱼眼来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成语出处:汉 魏伯阳《参同契》上卷:“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魚目混珠

英文翻译:pass off the sham as the genuine

鱼目混珠的意思

鱼: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生活在水中,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鳃呼吸。种类极多,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大部分可供食用。2.(Yú)姓。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混:[hùn]1.搀杂在一起:混杂。混为一谈。2.冒充:蒙混。鱼目混珠。3.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地生活。4.古又同“滚(gǔn)”。[hún]糊涂;不明事理。

珠:1.珠子:珠宝。夜明珠。2.(珠儿)小的球形的东西:眼珠儿。泪珠儿。水珠儿。滚珠儿。3.姓。

成语评论

可是这些卖国的老爷们不是也在鱼目混珠,也在自称为爱国忧民的志士吗?(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鱼目混珠的造句

  1. 造句 不法商贩常常鱼目混珠,坑骗消费者。
  2. 造句 这批衣服有鱼目混珠之嫌。
  3. 造句 他鉴别古代的图书版本有丰富的经验,要想鱼目混珠,那比登天还难。
  4. 造句 我们要抵制仿冒品,绝不允许鱼目混珠,侵犯智慧财产权。
  5. 造句 这里卖的鱼翅真伪充斥,鱼目混珠的赝品不少。
  6. 造句 我这是金字招牌的祖传救命金丹,岂容他人鱼目混珠?
  7. 造句 这些鱼目混珠的野山人参鬚,是用萝卜鬚根製成的。
  8. 造句 不少商人想拿仿冒品来鱼目混珠,欺骗不知情的顾客。
  9. 造句 在升官的台阶里,有历经千辛万苦爬上来的,有鱼目混珠混进来的,有走捷径跳上来的……这时候往上的台阶不再只局限于一条或仅有的那几条了,人人都可以选择不同的台阶继续往上攀。
  10. 造句 商品鱼目混珠之事甚多,验货物应小心,否则会招来重大损失。

"鱼目混珠"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