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áo yǒu fēng qù
成语解释:很有风趣。
成语出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1章:“韩燕来觉着山地里春天不但来得早,而且饶有风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指很有风趣
繁体字形:饒有風趣
英文翻译:be full of wit and humour
饶:1.丰富;多:富饶。丰饶。饶有风趣。2.没有代价地增添;另外添:饶头。有两人去就行了,不要把他也饶在里头。3.饶恕;宽容:饶他这一回。4.表示让步,跟“虽然、尽管”意思相近:饶这么让着他,他还不满意。5.姓。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趣:[qù]1.趋向:志趣。意趣。旨趣。2.兴味,使人感到愉快:兴趣。乐趣。情趣。雅趣。妙趣。相映成趣。趣事。趣味。[cù]古同“促”,催促;急促。
成语到底怎么用才能不显生硬?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朋友家装修时在石膏线上雕了龙凤图案,结果客厅显得拥挤杂乱。这场景用成语形容就是"画蛇添足"——原本素净的墙面,非要加些多余装饰,反倒坏了整体美感。
有人可能会问:成语和现代生活场景真能无缝对接吗?看看这个例子: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小明,每次开会都要把PPT里的数据用三种图表重复展示。前辈拍拍他肩膀说:"你这叫'叠床架屋',简单明了反而更有力量。"看,千年以前的成语照样能精准吐槽现代职场现象。
我发现成语就像调味料,关键要掌握火候。上周在公园见到个有趣场景:老大爷教孙子放风筝,线放太急风筝直打转,老大爷脱口而出"欲速则不达"。小孙子虽然不懂成语,但看着重新飞稳的风筝,自然就明白了这个道理。这种潜移默化的传承,比教科书式的讲解生动百倍。
还有个常见困惑:老成语会不会过时?某科技公司年会上,CTO用"刻舟求剑"比喻死守过时方案的管理层,台下年轻工程师们顿时会心大笑。可见只要找到合适的语境,两千年前的智慧依然能在智能手机时代引发共鸣。我个人特别欣赏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韧性。
试着在聊天时自然带出成语,就像撒芝麻盐。邻居阿姨夸女儿工作拼命,我接茬说"这真是'焚膏继晷'的劲头",她虽然不熟悉这个成语,但听到"膏"是灯油、"晷"是日晷,立刻联想到挑灯夜战的画面。这种拆解式的应用,既保留了文化韵味,又消除了理解门槛。
最后分享个观察:成语用得妙的人,往往擅长构建画面感。就像"望梅止渴"这个成语,不需要解释典故,单是四个字就能让人舌底生津。下次想提醒朋友别空想,试试说"咱们别做望梅止渴的事",保证比直说"别幻想"更有味道。语言的美妙,不就在于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