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ě
shū
拼音 [tiě shū]
注音 ㄊㄧㄝ ˇ ㄕㄨ
繁体 铁殳
是否常用

鐵殳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鐵殳tiě shū

    基本解释

    古代兵器。铁制﹐长柄﹐一头有棱。

    辞典解释

网络解释

  1. 铁殳

    【拼音】:tiě shū

    【注音】:ㄊㄧㄝ ˇ ㄕㄨ

    释义:古代兵器。铁制,长柄,一头有棱。

    【出处】:《韩非子·南面》:“说在 商君 之内外而铁殳,重盾而豫戒也。”

    【示例】: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 战国 时铁的用途推广……没有锋刃的战争用具也开始用铁,如铁甲、铁杖、铁殳等。”

鐵殳的单字解释

  • 1.一種金屬元素,工業上用途極廣,可以煉鋼,可制各種器械,亦是生物體中不可缺少的物質。2.形容堅硬:鐵拳。鐵軍。鐵騎。金戈鐵馬。鐵漢。鐵蹄。鐵腕。3.形容確定不移:鐵錚錚。鐵的紀律。鐵證。4.形容剛正:鐵面無私。5.形容表情嚴肅:他總是鐵著臉。6.黑色:鐵驪。鐵青。7.兵器的代稱:手無寸鐵。8.姓。
  • 1.古代兵器,多用竹或木制成,有棱无刃。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