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 kǒu yù yán
成语解释: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朝见天子,拜舞已毕,天子金口玉言。”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
繁体字形:金口玉言
英文翻译:valuable advice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玉: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金口玉言”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秘?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形容一个人说话极有分量,像金子一样珍贵,一旦说出口就很难被改变。比如古代皇帝的一句话,可能直接决定国家的命运,这就是典型的“金口玉言”。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金口玉言”这么重要?举个例子,现代公司里的大老板在会议上拍板说“这个项目必须年底完成”,这句话就相当于定下了团队的“行动纲领”。大家会全力以赴,因为老板的话不仅代表决策,更意味着责任和信任。
不过现实中,“金口玉言”真的永远不会错吗?未必。比如家长对孩子说“你只能当医生才有出息”,看似是为孩子好,但若忽视孩子的兴趣,这种“权威发言”反而可能变成束缚。这里其实藏着潜台词:再权威的话也要结合实际,保持开放心态。
有个有趣的发现:如今社交媒体时代,“金口玉言”的定义正在变化。某个领域专家在直播中说“每天吃三颗核桃能补脑”,可能立刻引发抢购潮。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信息权威性的转移——人们更愿意相信专业背书,但同时也需要独立思考。
我个人观察到一个现象:越是重视沟通的环境,“金口玉言”的效果反而越有限。比如互联网公司里,CEO如果只说结论不给解释,团队执行时容易产生困惑。反而是那些愿意倾听、允许讨论的领导者,他们的决策更容易被有效落实。这说明权威与沟通并不矛盾,关键是如何平衡。
下次听到有人用“金口玉言”形容某件事,不妨多问一句:这句话的价值究竟来自身份地位,还是实际内容?就像老话说的“有理不在声高”,真正有价值的言论,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扛得住众人的推敲。或许这就是成语背后更深层的智慧——真正的权威,建立在理性与共情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