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èi xiǎng cóng sì
成语解释:旧时以孔子门徒及某些所谓“名儒”附属于孔子者一并受祭,称配享从汜。
成语出处:《宋史·礼志八》:“国子司业蒋静言:‘先圣与门人通被冕服无别,配享从汜之人当从所封之爵服。’”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配享従汜
英文翻译:Rationing and enjoyment
配:1.两性结合:婚配。配种。2.用适当的比例加以调和:配药。3.有计划地分派:分配。4.把缺少的补足:配零件。5.衬托;陪衬:配角。红花配绿叶。6.够格;相称:我的字不配用好纸。打扮要跟年龄、身份相配。7.古指流刑;充军:发配。
享:1.享受:享用。坐享其成。有福同享。2.同“飨”。3.姓。
从:[cóng]1.依顺:顺从。盲从。从善如流。2.采取,按照:从优。3.跟随:愿从其后。4.跟随的人:侍从。仆从。5.参与:从业。从政。投笔从戎。6.由,自:从古至今。从我做起。7.次要的:主从。从犯。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姓。[zòng]1.古同“纵”,竖,直。2.古同“纵”,放任。
汜:汜河,水名,在河南。
“配享从汜”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冷门,但它背后其实藏着有趣的逻辑。核心问题来了:这个词到底想表达什么?简单来说,它描述的是事物或人物依附于更大的主体而存在,就像支流汇入江河,小角色跟随主角登场。比如《三国演义》里的谋士郭嘉,虽未独当一面,但因其智谋为曹操所用,后人评价他“配享从汜,功在帷幄”——没有曹操的舞台,他的才能可能难以被历史记住。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依附”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配享从汜”更强调“共生关系”。比如一家初创公司被大企业收购后,既能保留品牌特色,又能借助资源扩大影响力,这就是现代版的“配享从汜”。就像咖啡店开在书店里,看似配角,实则通过场景融合实现双赢。
有趣的是,这种关系在自然界也常见。珊瑚礁为鱼类提供庇护所,鱼类帮助清理珊瑚表面,这种互利共生的模式,何尝不是生物界的“配享从汜”?生活中,我们常看到有人抱怨“怀才不遇”,但换个角度想:或许不是才能不够,而是没找到能让自己“配享”的“主汜”。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给当代人最重要的启示是:合作的价值往往大于单打独斗。就像直播带货的主播与供货商,短视频创作者与平台算法,都在演绎着新时代的“配享从汜”。但要注意的是,依附不等于丧失自我——支流终究要流向大海,但流动过程中保持自身特色才是关键。
下次看到团队中默默付出的成员,或是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不妨用“配享从汜”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长河里,能独立开创新河系的毕竟是少数,更多时候,找准定位、实现价值共振,或许才是普通人更可行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