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í bù dá yì

成语解释:辞:言辞;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成语出处:宋 罗烨《醉翁谈录 崔木因妓得家室》:“但恐小子不才,辞不达意。”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说话与写作

繁体字形:辭不達意

英文翻译:one 's word does not express his idea

辞不达意的意思

辞:1.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2.言语文词:辞令。修辞。3.告别:辞行。4.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谢。辞职。5.解雇:辞退。他被老板辞了。6.躲避;推托:万死不辞。不辞辛苦。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达:1.通;到。例:四通八达。抵达。2.对事理认识得透彻:通达事理。3.达到;实现:目的已达。达成协议。4.告知;表达:转达。传达。5.指得到显要的地位:显达。

意:1.意思:来意。2.愿望:满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5.意大利的简称。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辞不达意”这成语啊,咱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比如张三想夸同事方案做得好,结果憋了半天来一句:“你这文件…怎么说呢,颜色挺蓝的!”同事一脸懵,心想:“这和颜色有啥关系?”说白了,这就是典型的“辞不达意”——心里想的是A,嘴上蹦出来却是B,中间跟隔了条银河似的。

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了:那这成语和“表达不清”有啥区别呢?哎,问得好!关键就在“意”字上。“辞不达意”特别强调语言和意图的错位,就像拿筷子夹汤圆,手忙脚乱总对不上号。比方说李四给女朋友写情书:“你的存在犹如二氧化碳之于光合作用”,女朋友看完直接拉黑——这就是想玩浪漫却搞成了学术论文,你说扎心不扎心?

话说回来,咱生活中谁没当过几次“辞不达意”的受害者呢?上周我表弟想跟老板提加薪,开口就是:“王总您看这空调是不是该换了?”把老板听得直瞅天花板。您瞧,紧张的时候特别容易词不达意,这时候深呼吸三秒再开口,保准能少闹不少笑话。

要我说啊,这成语放到现在还有个新解读。现在大伙儿整天手机不离手,表情包轰炸反而让正经说话能力退化了。前两天见个00后小年轻,现实里夸人只会说“绝绝子”,问他具体啥意思,他挠头半天憋出句:“反正就是好嘛!”你看,这不就是新时代的辞不达意么?

最后给个小建议:下次感觉自己要“翻车”的时候,不妨学学古人“三思而后言”。就像写文章别光堆砌华丽辞藻,关键得把核桃仁从壳里掏出来给人看。毕竟沟通这事儿,真诚可比口若悬河重要多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辞不达意的造句

  1. 造句 且匆匆草就,有辞不达意之处,实在令人不忍卒读,临文惶恐。
  2. 造句 这两人一辈子就这样分开了,他俩哭得多么辞不达意,离别的语言天籁的很。
  3. 造句 我在此将提到三个阶段,因为我有时辞不达意,我并不确定你们是否明白我的意思。
  4. 造句 一仰脖,就把酒倒进了肚子,哪里还顾得上究竟是不是辞不达意还是其他什么的。
  5. 造句 ,说话会出现结巴或辞不达意,更严重者,会丧失语言功能。
  6. 造句 我表达不情,辞不达意,请大小姐原应谅。
  7. 造句 谁是碉堡,你才碉堡,辞不达意这么多年一点长进也没有,能不能多看看书增加点修养。
  8. 造句 萧月生看着她有些辞不达意的吃吃话语,心中忽然涌出滔滔的爱意,一把将她拉下,以大嘴封上了她的饱满小嘴。
  9. 造句 李忆有些辞不达意地说着,站在自己在面前仰着头看着自己的女孩让他感到有些陌生。
  10. 造句 先思考而后下笔,这是最基本的写作准则,无论怎么讲都不过分。这倒不是说我们需要在如何表达自己的层面上大伤脑筋,而是说,我们最起码得想想我们要说的话能否正确表达我们希望表达的意思,是否有辞不达意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