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ǎo dān bāng
成语解释:指以经商为职业的个人往来各地贩卖货物牟利或指个人全权处事
成语出处:张爱玲《小艾》:“小艾听他们说起来,大概有根是跑单帮发财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跑單幫
英文翻译:Running single Gang
跑:[pǎo]1.为某种事务而奔走:跑码头。跑材料。跑买卖。2.物体离开了应该在的位置:跑电。跑油。跑气。信纸叫风给刮跑了。3.液体因挥发而损耗:瓶子没盖严,汽油都跑了。[páo]走兽用脚刨地:跑槽(牲口刨槽根)。虎跑泉(泉名,在杭州)。
单:[dān]1.不复杂:单纯。简单。单调(diào)。2.独一:单独。单一。单词。3.只,仅:做事单靠热情不够。4.奇(jī)数的:单日。单号。5.薄,弱:单薄。6.衣服被褥只有一层的:单裤。单衣。7.覆盖用的布:被单。床单。8.记载事物用的纸片:单据。传单。名单。9.和尚称禅堂的坐床。[chán]1.〔单于〕中国古代匈奴君主的称号。2.(單)[shàn]姓。
帮:1.帮助:他帮我学外语。2.物体旁边或周围的部分:鞋帮。船帮。桶帮。3.白菜等蔬菜外层较老、较厚的叶子:菜帮。4.群,伙;为了一定的目的而结成的集团:搭帮。匪帮。5.量词。用于成群、成伙的人:一帮学生。一帮无赖。
提到“跑单帮”这个词,很多人可能会一愣:这是成语吗?其实“跑单帮”更接近民间俗语,它描述的是一种“独自做小买卖”或“单打独斗”的工作状态。比如菜市场里那个凌晨四点就支起早点摊的老板,手机维修店里独自接活的师傅,都是典型的“跑单帮”模式。
为什么有人选择这种工作方式?举个实在例子:我家楼下裁缝铺的张姨,年轻时在服装厂上班,后来厂子倒闭,她就买了两台缝纫机在家接活。现在她常念叨:“给老板打工要看脸色,自己单干虽然累点,但挣的每分钱都实在。”这种“自己当老板”的自主权,正是“跑单帮”最吸引人的地方。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去年认识的自媒体博主小王,刚开始觉得“跑单帮”自由,后来发现要同时应付内容创作、商务对接、数据分析,经常熬夜到凌晨。他说:“以前羡慕别人当自由职业者,现在才懂自律比上班打卡难十倍。”这提醒我们:独立工作需要更强的综合能力。
从社会角度看,“跑单帮”现象其实暗含经济活力。就像夜市里卖手作饰品的姑娘,她可能白天是公司白领,晚上变身创业者。这种灵活就业形式,既丰富了城市烟火气,又为个人创造更多可能性。我观察到现在很多年轻人更愿意尝试“斜杠人生”,或许这就是时代赋予“跑单帮”的新内涵。
说到底,“跑单帮”不只是谋生手段,更像是种生活选择。它考验着个人的韧性和智慧,也映照出社会经济的多样性。就像小区门口坚持了二十年的修鞋匠老李说的:“我这手艺虽然不起眼,但能让街坊邻居的旧鞋多穿三年,心里踏实。”这种微小而持久的力量,或许就是“跑单帮”最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