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ì zǐ zhī xīn
成语解释:赤子:初生的婴儿。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指报国之心
繁体字形:赤子之心
英文翻译:utter innocence
赤:1.比朱红稍浅的颜色。2.泛指红色:赤小豆。面红耳赤。3.象征革命,表示用鲜血争取自由:赤卫队。4.忠诚:赤胆。赤诚。5.光着;露着(身体):赤脚。赤膊。6.空:赤手空拳。7.指赤金:金无足赤。8.姓。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你别说,“赤子之心”这成语听起来好像挺文艺,但仔细琢磨,它说的不就是咱们小时候那种单纯劲儿吗?举个栗子:老张开面馆二十年,从不用添加剂,街坊邻居都说他“一把年纪还揣着赤子之心”。这事儿看着简单,可背后藏着对初心的坚持啊。
有人可能要问:“成年人的世界这么复杂,赤子之心还能吃得开不?”嘿,这话说到点子上了!隔壁王姐搞社区志愿者,天天被误会是作秀。可你猜怎么着?她愣是笑着坚持了五年,现在连最刻薄的李大爷都竖大拇指。说白了,赤子之心不是让你当傻白甜,而是像打游戏通关那样,被现实捶打还能保持本真。
要说这成语最戳心窝子的地方,还得看家庭关系。我二叔前阵子跟闺女闹别扭,就因为孩子想学冷门专业。后来老爷子自个儿琢磨:“当年我爹要是逼我接班当会计,能有现在这家汽修厂?”第二天就跟闺女道歉去了。你看看,赤子之心有时候就是卸下长辈架子,重新当回那个愿意倾听的少年。
依我看呐,现在大伙儿天天被短视频、热搜轰炸,反而更需要这种“返璞归真”的智慧。就像上周去郊区露营,看着城里来的白领们笨手笨脚生火做饭,虽然折腾得灰头土脸,但那股子较真劲儿,可比他们在写字楼里真实多了。所以说赤子之心这玩意儿,关键不在年龄,而在敢不敢把心里那盏灯一直亮着。
最后咱再唠个嗑:要是哪天你觉得活得特累,不妨试试用“新手村”心态看问题。就像小孩学走路,摔了就爬起来,哪管别人笑不笑话。保不齐这么一想,那些职场焦虑、人际烦恼,反而变得像通关路上的小怪一样可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