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ín bìng jiāo pò
成语解释: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
成语出处:宋 叶适《辞免提举凤翔府上清太平宫状》:“某颓龄暮景,贫病交迫,伏蒙至仁,曲加怜念。”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形容生活境况非常艰难
繁体字形:貧病交迫
英文翻译:suffer from both poverty and sickness
贫:1.穷(跟“富”相对):贫农。贫民。贫苦。2.缺少;不足:贫血。3.用于僧道的自称:贫僧。贫道。4.姓。5.絮叨可厌:这个人嘴真贫。你老说那些话,听着怪贫的。
病:1.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疾病。心脏病。他的病已经好了。2.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不正常状态:他着了凉,病了三天。3.害处;私弊:弊病。4.缺点;错误:语病。通病。5.祸害;损害:祸国病民。6.责备;不满:诟病。为世所病。
交:1.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交活。交税。交公粮。把任务交给我们这个组吧。2.到(某一时辰或季节):交子时。明天就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气。3.连接;交叉:交界。两直线交于一点。4.相连接的时间或地方:春夏之交。太行山在河北、山西两省之交。5.结交;交往:交朋友。建交。6.友谊;交情:绝交。一面之交。7.(人)性交;(动植物)交配:交媾。杂交。8.互相:交换。交流。交易。交谈。9.一齐;同时(发生):交加。交迫。交集。10.姓。11.同“跤”(jiāo)。
迫:[pò]1.压制;硬逼:迫使。2.接近:迫近。3.急促:急迫。从容不迫。[pǎi]〔迫击炮〕一种火炮。用座钣承受后坐力,身管短,构造简单,重量较轻,初速小,主要用于高射界射击,射角通常在45˚以上,弹道弯曲,适用于射击遮蔽物后的目标和水平目标。
“贫病交迫”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贫穷和疾病同时压在身上。比如有人问:“为什么古人常说‘贫病交迫最艰难’?”其实答案就藏在生活细节里——当一个人既要为生计奔波,又要拖着病体强撑,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消耗会形成恶性循环。举个具体例子:老张去年失业后查出慢性病,存款见底时连买药钱都凑不齐,这种既缺钱又缺健康的困境,正是成语最贴切的写照。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代社会有医保和救助,这种情况还存在吗?”现实往往比想象复杂。我曾遇到外卖小哥顶着高烧送餐,因为停工意味着收入断档,这种“不敢病、病不起”的状态,本质上仍是贫与病的叠加态。不过乐观来看,现在社区医疗站、网络互助平台等新型支持系统,正在为这类群体提供缓冲带。
换个角度思考,“贫病交迫”是否只有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贫瘠”同样值得关注。比如长期抑郁导致工作能力下降,进而影响经济状况,形成现代人特有的“心理贫病链”。这时候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就像给生锈的齿轮滴润滑油,能有效打破负面循环。
观察身边案例会发现,应对困境的关键往往在于“切断传导链”。邻居王阿姨在丈夫重病时,果断申请了弹性工作制,同时通过公益组织获得药品援助。这种“保健康”和“稳收入”双管齐下的策略,比硬扛更能有效抵御双重压力。这也印证了我的观点:解决问题的路径,有时就藏在主动寻求联结之中。
最后要强调的是,成语背后的警示意义大于宿命论。它提醒我们未雨绸缪的重要性,比如定期体检、建立应急基金等预防措施。就像台风来临前加固门窗,提前搭建的防护网,往往能让真正的风暴降临时,少一分“贫病交迫”的狼狈,多一份从容应对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