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ín fù xuán shū
成语解释:贫的和富的相差极大
成语出处:朱自清《论且顾眼前》:“现在的贫富悬殊是史无前例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贫穷和富裕
繁体字形:貧富懸殊
英文翻译: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贫:1.穷(跟“富”相对):贫农。贫民。贫苦。2.缺少;不足:贫血。3.用于僧道的自称:贫僧。贫道。4.姓。5.絮叨可厌:这个人嘴真贫。你老说那些话,听着怪贫的。
富:1.财产多(跟“贫、穷”相对):富裕。富有。富户。农村富了。2.使变富:富国强兵。富民政策。3.资源;财产:富源。财富。4.丰富;多:富饶。富于养分。5.姓。
悬:1.吊、挂在空中:悬空。2.没着落;没结果:悬案。3.距离远:悬殊。4.〈方〉危险:这件事真悬。5.牵挂:悬念。
殊:1.不同:殊途同归。2.副词。很;极:殊佳。殊堪告慰。3.突出;特别:殊勋。4.死。“殊死”二字常连用:殊死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古诗常被用来形容贫富差距。富人家里酒肉多到腐烂,穷人却连保暖都成问题。这种对比为什么能延续千年?或许因为资源分配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核心挑战。但换个角度看,正是这种矛盾推动着制度革新,比如税收调节、扶贫政策,都试图拉近差距。
成语“天壤之别”常被用来比喻贫富悬殊。有人住着带泳池的别墅,有人挤在漏雨的棚屋;有人为孩子选国际学校发愁,有人连课本都买不起。这种差异仅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吗?不完全对。环境、教育机会、家庭起点都在暗中画下起跑线。不过乐观来看,互联网时代降低了知识获取门槛,偏远山村的孩子也能通过网课接触名师,这是过去难以想象的突破。
“富可敌国”与“家徒四壁”像硬币的两面。当顶级富豪的资产超过某些国家GDP,拾荒老人还在为医药费发愁时,人们难免问:财富集中是必然趋势吗?历史告诉我们未必。宋朝的“青苗法”尝试用低息贷款帮农民,当代的公益基金会也在探索第三次分配。我始终相信,当更多人意识到“独富不如众富”,社会齿轮就会转得更稳当。
用“云泥之别”描述贫富差距时,常忽略中间地带的普通人。月薪三千的上班族和负债创业者,他们既不是金字塔尖也不是底层。这提醒我们:贫富问题不是非黑即白的对立。就像山间溪流,既有急弯也有缓坡。关键在于创造更多上升通道——职业教育、小微贷款、技能培训,让每个努力的人都有机会逆流而上。
有人质疑“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是否无法打破。看看北欧国家的实践会发现,高福利制度确实缩小了基尼系数。当然这需要平衡效率与公平。我的观察是:健康的市场经济不该是零和游戏。当科技公司用算法推荐商品时,能否也用它匹配闲置资源与需求?当直播带货创造财富神话时,能否带动更多农产品走出大山?答案正在被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