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àn lì wàng yì
成语解释: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見利忘義
英文翻译:forget honour at the prospect of profits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忘:忘记:喝水不忘掘井人。这件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什么是“见利忘义”?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张和小李合伙开餐馆,生意刚有起色,小张却偷偷把秘方卖给竞争对手,拿到钱后立刻退出合作。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见利忘义”——被眼前利益蒙蔽,忘记了对伙伴的道义承诺。
有人问:“难道利益和道义不能共存吗?”其实关键在于选择顺序。就像网购时遇到商家虚假宣传,如果消费者为了折扣故意装作没看见商品缺陷,虽然得了便宜,却可能助长不良风气。这时候的“利”是短期的,“义”才是维系信任的基石。
职场中这种现象更值得警惕。我曾遇到同事为升职抢走团队功劳,结果半年后项目出问题,所有人都知道要找谁问责。这让我意识到:靠损害他人获得的利益,往往像沙堆上的城堡,经不起时间考验。真正的成功,需要把原则放在利益之前。
那么如何避免成为“见利忘义”的人?有个简单方法:做决定前先想象这件事被公开讨论。比如捡到钱包时,若想着“反正没人看见”,可能就会私吞钱财;但若考虑到失主的焦急,甚至想到拾金不昧可能收获的真诚感谢,选择就会不同。道德感就像指南针,关键看我们愿不愿意校准方向。
从个人观察来看,现代社会更需要“见利思义”的智慧。就像疫情期间,有些药店坚持平价卖口罩,虽然少赚了快钱,却赢得了长久口碑。那些在利益面前守住底线的人,反而更容易获得意外机遇——因为诚信本身,就是最珍贵的无形资产。
说到底,每个人都会面对利益与道义的抉择。与其用“非黑即白”的思维看待人性,不如相信:当我们主动给善意留出空间,就像在土壤里播下种子,终会收获超越眼前利益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