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ū
  • xiá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ǔ sì chū xiá

成语解释:兕:犀牛一类的野兽。柙:关兽的木笼。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虎兕出柙

英文翻译:Tiger's gall

虎兕出柙的意思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

兕:古代指犀牛(一说雌性犀牛)。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柙:关野兽的木笼,旧时也用来押解、拘禁罪重的犯人。

成语评论

虎兕出柙”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它源自《论语·季氏》,字面意思是老虎和犀牛(兕)从笼子里跑了出来,常用来比喻管理者失职,导致重大隐患或灾祸发生。比如一家公司因为管理层疏于监督,重要项目出了严重问题,就可以说:“这次项目失败,简直是虎兕出柙——明明能预防的问题,偏偏没人提前行动。”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动物比喻管理责任?其实这很形象。老虎和犀牛本身具有危险性,就像潜在的风险;而“柙”(笼子)则象征规则或管控措施。如果管理者不守好“笼子门”,风险自然会失控。比如社区物业长期不修围栏,导致盗窃案频发,居民抱怨道:“物业再不作为,虎兕出柙的后果谁来承担?”

这个成语在现代生活中还有意义吗?我认为反而更重要了。比如学校组织春游,老师如果没提前检查车辆安全,路上突发故障,家长可能会说:“老师连车况都没确认,这不是虎兕出柙吗?”这种场景化的表达,比直接批评“失职”更有画面感,也更容易引发共鸣。

个人觉得,虎兕出柙的核心不仅是追责,更是提醒人们重视“防患于未然”。与其事后补救,不如一开始就扎紧“笼子”。比如有人总抱怨工作失误是“意外”,但仔细想想,很多“意外”其实早有征兆。就像成语里说的——笼子没关好,猛兽怎么可能不跑出来?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用这个成语试试。它不仅能让表达更生动,还能引发对方对责任归属的思考。毕竟,与其等老虎跑了再追,不如先检查笼门有没有锁紧,你说对吧?

"虎兕出柙"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