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ǎo mǎn líng yǔ
成语解释: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成语出处:《隋书·刘旷传》:“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系囚,争讼绝息,囹圄尽皆生草,庭可张罗。”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政事
繁体字形:艸滿囹圄
英文翻译:Prison full of grass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草。草绳。草鞋。3.旧指山野、民间:草贼。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驴。草鸡。5.草率;不细致:潦草。字写得很草。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a)汉字形体的一种:草书。草写。真草隶篆。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拟。
满:1.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会场里人都满了。装得太满了。2.使满:满上这一杯吧!3.达到一定期限:假期已满。不满一年。4.全;整个:满身油泥。满屋子的烟。5.完全:满不在乎。满有资格。6.满足:满意。心满意足。7.骄傲:自满。满招损,谦受益。8.姓。9.满族:满人。
囹:〔囹圄〕监狱。圄(yǔ)。
圄:见〔囹圄〕
哎,大伙儿听说过“草满囹圄”这个成语吗?说白了,就是监狱里都长满杂草了!你可能会想:牢房没人住才会长草吧?没错,这成语其实在夸社会治理得好,犯罪的人少到连监狱都空荡荡的。比如《汉书》里记载文景之治时“刑罚大省,囹圄空虚”,可不就是草满囹圄的生动写照嘛。
那问题来了——为啥监狱空了能说明社会好?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就像小区楼下常年锁着的消防栓,虽然用不上,但恰恰说明防火措施到位了。不过话又说回来,现代社会就算治安再好,监狱也不太可能真长草,毕竟总有人违反交规或者打架斗殴。这时候成语的象征意义就比字面意义更重要啦。
个人觉得这成语特别适合形容理想中的和谐社会。不过话说回来,完全“草满囹圄”可能只是美好愿景,毕竟人性复杂嘛。就像我老家十年前修了座超大的体育馆,结果现在草长得比人高——设施闲置和监狱空置,表面看都是资源浪费,但背后的原因可是天差地别啊!
要我说,与其追求监狱完全空置,不如多想想怎么让法律既有温度又有力度。就像中医讲究的“治未病”,好的社会管理应该让犯罪率自然降低,而不是靠严刑峻法把人都关起来。毕竟啊,法治社会的最高境界,可能就是让“草满囹圄”成为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目标。
最后扯句实在的,下次看到路边的野草丛生,除了感慨市政绿化不到位,说不定还能联想到这个有趣的成语呢。社会进步这事儿,有时候就像看野草生长,得用发展的眼光慢慢品——哎,这么说来,成语和现实生活还真是处处相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