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ǔ bēng kǔ yè
成语解释:绷:拉紧;拽:用力拉。苦苦地东拉西扯,凑集钱财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一回:“向日那些旧朋友,还道是昔日的晃大舍,苦绷苦拽,或当借了银钱,或损折了器服,买了礼,都来与晃大舍接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筹资等
繁体字形:苦綳苦拽
英文翻译:Bitter tension and pulling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绷:[bēng]1.张紧,拉紧:绷紧。小褂紧绷在身上。2.当中用藤皮、棕绳等物绷紧的竹木框:床绷。棕绷。绣绷。绷子。3.一种缝纫方法,粗粗缝上或用针别上:绷被头。4.束,包扎:绷带。5.(物体)猛然弹起:绷簧。绷弓子。6.勉强支持:绷场面。7.方言,骗财物:坑绷拐骗。[běng]板着,强忍着:绷劲。绷着脸。[bèng]1.裂开:绷瓷儿。2.方言,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有“很”的意思:绷硬。绷亮。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拽:[zhuài]拉:生拉硬拽。一把拽住不放。[zhuāi]1.扔;抛:拿砖头拽狗。把皮球拽得老远。2.胳膊有毛病,活动不灵便。[yè]同“曳”。
什么是“苦绷苦拽”?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描述一种拼命拉扯的状态。举个例子:老王开早餐店三年了,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和面、熬粥,遇到下雨天客人少,他咬着牙把当天的食材做成半成品冻进冰柜,第二天接着卖。邻居劝他歇两天,他摆摆手说:“生意都是苦绷苦拽熬出来的。”
为什么人们会“苦绷苦拽”?其实大多数时候是没得选。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小张,白天在公司做表格,晚上接设计私活,周末还要帮亲戚的孩子补课。他说:“房租涨得比工资快,现在不绷着劲儿多攒钱,将来连病都不敢生。”这种状态下的人就像被两根绳子往不同方向拽,既怕松手失去平衡,又担心绳子突然断掉。
苦绷苦拽真的有用吗?我观察过小区里两家便利店:老李家坚持24小时营业,夜里经常空守柜台;斜对面的小刘把营业时间改成早六晚十二,用省下的电费搞起快递代收服务。结果三个月后,小刘的客流量反而追平了老李。这说明拼命硬撑不一定是最优解,适时调整策略反而能让“苦”变得有价值。
有个现象挺有意思:老一辈常说“吃得苦中苦”,年轻人现在更爱说“选择大于努力”。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可以兼容。就像登山时背着三十斤装备的人,如果发现山腰有条索道,完全可以把装备寄存后轻装上阵。苦绷苦拽不该是目的,而是实现目标的过渡状态。
最近帮朋友装修新房时发现个细节:老师傅贴瓷砖时总会留条缝隙,说这是给热胀冷缩留余地。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完全紧绷的状态容易让人崩溃,但在关键环节使足力气,其他部分适当留白,反而能走得更稳当。毕竟真正的坚持,从来不是靠咬牙切齿硬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