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ā xiāng niǎo yǔ
成语解释: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8回:“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形容春天媚人的景象
繁体字形:蘤香鳥語
英文翻译:birds sing and flowers give forth fragrance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香:1.(气味)好闻(跟“臭”相对):香水。香皂。这花真香。2.食物味道好:饭很香。3.吃东西胃口好:这两天吃饭不香。4.睡得踏实:睡得正香呢。5.受欢迎;被看重:吃香。这种货物在农村很香。6.香料:檀香。沉香。龙涎香。7.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气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线香。蚊香。烧一炷香。8.亲吻:香面孔。9.姓。
鸟:[niǎo]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体温恒定,卵生,嘴内无齿,全身有羽毛,胸部有龙骨突起,前肢变成翼,后肢能行走。一般的鸟都会飞,也有的两翼退化,不能飞行。如燕、鹰、鸡、鸭、鸵鸟等都属于鸟类。2.(Niǎo)姓。[diǎo]同“屌”。旧小说中用作骂人的话。
语:[yǔ]1.话:语言。语音。汉语。外语。成语。千言万语。2.说:细语。低语。不言不语。默默不语。3.谚语;成语:语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方式:手语。旗语。灯语。5.姓。[yù]告诉:不以语人。
提到“花香鸟语”,你会联想到什么样的画面?或许是一片开满鲜花的山坡,几只麻雀在枝头蹦跳,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草木香。比如:“周末去郊外徒步,一路上花香鸟语,仿佛连呼吸都变得轻盈了。”这个成语不仅描绘自然美景,更传递一种身心舒畅的感受。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花香鸟语’而不是其他词汇形容环境美好?”其实,这两个元素分别对应人的嗅觉与听觉。花香让人联想到色彩的丰富,鸟语则赋予环境动态的生机,两者结合,能瞬间唤醒人对自然的亲近感。比如描述一个精心设计的庭院:“推开院门,迎面扑来蔷薇的甜香,檐角画眉鸟啾啾几声,倒真有几分世外桃源的花香鸟语之趣。”
值得注意的是,“花香鸟语”并非只能形容野外。我曾在一个社区咖啡馆见过巧妙的设计:靠窗座位摆放着茉莉盆栽,音响里播放着录制的山林鸟鸣。店主说:“城市里缺的不是自然,是发现自然的心思。”这种将人造环境与自然元素融合的巧思,同样能让人捕捉到成语中的意境。
再比如写作场景的运用。若想表达回忆中的童年时光,可以写:“老家的后院总让我想起夏天——外婆种的栀子花开了,麻雀在晾衣绳上排排站,那时的花香鸟语里,藏着怎么也用不完的暑假。”这里用具体的生活细节,让成语脱离了抽象概念,变得真实可触。
语言是流动的镜子,映照出人与环境的关系。当钢筋水泥逐渐占据视野,“花香鸟语”的存在更像一种温柔的提醒:我们依然需要一片能听见风声、闻到泥土气的空间。下次路过开满桂花的小巷,或听见窗台麻雀的晨间对话,不妨试试这个词——它能让平凡的场景瞬间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