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ā
  • hóng
  • liǔ
  • 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uā hóng liǔ lǜ

成语解释:红红的花儿;绿绿的柳条。形容春天明媚的景色;也形容颜色鲜艳多彩。

成语出处:五代 前蜀 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繁体字形:蘤紅桺緑

英文翻译:bright red blossoms and green willows

花红柳绿的意思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红:[hóng]1.像鲜血的颜色:红枣。红领巾。2.象征喜庆的红布:披红。挂红。3.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红运。开门红。满堂红。他唱戏唱红了。4.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红军。又红又专。5.红利:分红。6.姓。[gōng]见〖女红〗。

柳:1.落叶乔木或灌木。种类很多。有垂柳、旱柳、杞柳等。叶狭长,种子有毛。枝条柔韧,可供编织。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绿:[lǜ]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由蓝和黄混合而成:嫩绿。浓绿。桃红柳绿。青山绿水。[lù]义同“绿”(lǜ),用于“绿林、绿营、鸭绿江”等。

成语评论

花红柳绿”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有人觉得它只能形容自然景色,其实不然。举个例子,小李在作文里写:“周末的公园里花红柳绿,孩子们追着风筝跑,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染成了彩色。”这里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还带出了热闹的生活气息。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用在非自然场景中?比如描述一场热闹的市集:“夜市摊位挂满花红柳绿的灯笼,糖画师傅的手艺引来层层围观。”颜色和氛围的强烈对比,反而让画面感更鲜活。这种用法跳出了固定框架,却能传递相似的视觉冲击。

个人觉得,“花红柳绿”最妙的是它的延展性。去年参观民俗展览时,看到绣娘们把花红柳绿的丝线编成传统纹样,那种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美感,用这个词形容特别贴切。语言就像调色盘,关键看怎么调配。

有人问:用多会不会显得俗气?其实要看语境。比如小说里写“她穿着花红柳绿的碎花裙往灰扑扑的巷口一站,反倒成了最亮眼的风景”,这种反差用法反而能突出人物性格。下次描写鲜明对比的场景时,不妨试试这个自带画面感的成语。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性使用。观察生活里的色彩碰撞,记录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瞬间,或许就能为“花红柳绿”找到新的注解。好词语不该被困在词典里,而该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继续生长。

花红柳绿的造句

  1. 造句 在春色满园的温暖时节,当所有的花红柳绿在悄悄绽放的时候,在一望无垠的大地上,小草依旧在百花盛开过后,默默地在土壤之下慢慢地翘首期待春风的吹拂,待春光漫过了无边无际春天的花海时,小草就会焕发出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又一次向大自然阐释了生命的意义。
  2. 造句 春风年年如期而至,吹过丘陵山岗,染就花红柳绿,吹得小溪拍手欢唱的时候,站在阳台上望着远方那依稀可见的原野,我尘封已久的思绪像种子一样,在春风的吹拂下开始在心田萌动,在暖暖的阳光中发芽,生长!
  3. 造句 又到了阳春三月,花红柳绿的时节。万物复苏,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
  4. 造句 姑娘们一个个打扮得花红柳绿。
  5. 造句 走一走,看一看,花红柳绿美无限。
  6. 造句 春天的公园,花红柳绿,莺歌燕舞。
  7. 造句 年轻姑娘们打扮得花红柳绿的,都来参加晚会了。
  8. 造句 灵河岸边,三生石畔,花红柳绿我不看,只静待着你的出现。你是一叶漂浮的小船,终究会有累的一天。来岸边吧,这里是你最美的风景线。
  9. 造句 一片彻底清晰的青山绿水。。花红柳绿。
  10. 造句 一直对烟花没好感。尽管它看起来在燃放的一刹那花红柳绿。

"花红柳绿"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