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ùn rì yáo nián
成语解释:比喻升平盛世。尧舜,均为古代贤君。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四时白狞歌·春白狞》:“佩服瑶草驻容色,舜日尧年欢无极。”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太平盛世
繁体字形:舜日堯年
英文翻译:the reign of the legendary emperors yao and shun
舜:古人名。传说中中国古代帝王。号有虞氏,史称虞舜。舜传位夏禹。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尧:古人名。传说中的中国古代帝王。号陶唐氏,史称唐尧。他死后通过禅让制度由舜继位。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舜日尧年”常被用来形容政治清明、百姓安居的理想时代。比如在讨论古代治国理念时,有人会说:“如今虽然科技发达,但若能借鉴舜日尧年的德治思想,或许能让社会治理更有人情味。”这里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现代人还要提几千年前的治国方式?其实重点不在于复刻古代制度,而是取其“以民为本”的核心精神。
这个成语也适合用在文化类纪录片中。旁白可能会说:“镜头扫过金黄的麦田,让人恍惚间看到舜日尧年般的农耕图景。”此时观众可能疑惑:机械化农业和古代农耕有何关联?答案藏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象里——现代化进程中保留对土地的敬畏之心,正是古今共通的主题。
我个人认为,舜日尧年不应仅被视为历史符号。某次社区议事会上,有位老人提议:“咱们楼栋管理能不能学学舜日尧年?不是说搞禅让制,而是有事多商量。”这种接地气的用法反而让成语焕发新生。它提醒我们,所谓理想社会,本质是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互助关系。
在企业管理中也能找到活用场景。某创业公司老板在年会上说:“不指望做成世界五百强,但求营造舜日尧年式的工作氛围。”这里暗含的追问是:商业竞争和温情管理能共存吗?观察那些员工流失率低的企业会发现,物质激励与精神认同的平衡,恰似现代版的“德治”。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自带光明滤镜。当有人说“这简直是舜日尧年啊”,往往带着三分夸张、七分期许。就像我们看到孩童在公园无忧玩耍时,脱口而出的赞叹,并非认定当下完美无缺,而是表达对美好状态的珍惜与延续愿望。这种语言智慧,或许正是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的密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