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íng yáng guà jiǎo
成语解释: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
成语出处: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辨》:“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泊。”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宾语;比喻意境超脱,不着形迹
繁体字形:羚羊掛角
英文翻译:avoid dangers
羚:指羚羊角。
羊:[yáng]1.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2.姓。[xiáng]古同“祥”,吉祥。
挂:1.借助于绳子、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的一点或几点:挂钟。把大衣挂在衣架上。墙上挂着一幅世界地图。一轮明月挂在天上。2.(案件等)悬而未决;搁置:这个案子还挂着呢。一时不好处理的问题先挂起来。3.把话筒放回电话机上使电路断开:电话先不要挂,等我查一下。4.指交换机接通电话,也指打电话:请你挂总务科。给防汛指挥部挂个电话。5.钩:钉子把衣服挂住了。6.(内心)牵挂:他总是挂着家里的事。7.(物体表面)蒙上;糊着:衣服上挂了一层尘土。瓦器外面挂一层釉子。脸上挂着笑。8.登记:挂失。挂一个号。9.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一挂四轮大车。十多挂鞭炮。
角:[jiǎo]1.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犀角。2.形状像角的;物体边缘相接的部分:菱角。桌子角。3.数学上指由一点发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4.中国辅币名。一元的十分之一。5.古时军中吹的乐器:号角。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jué]1.竞赛:角斗。2.角色:名角儿。主角儿。3.古代盛酒的器物。4.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3”。
“羚羊挂角”这个成语,原意是羚羊夜宿时把角挂在树上,脚不着地以躲避天敌,后来比喻诗文意境超脱、不着痕迹,或者形容做事不留破绽。比如一位作家描写月光下的竹林,文字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读者明明能感受到画面流动,却说不出具体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羚羊挂角’有什么关系?”其实关键在于“自然”与“隐藏”的平衡。就像好的魔术师不会让观众看到机关,优秀的创作者也不会让技巧显得刻意。比如某科技公司推出的智能手表,将复杂功能融入极简设计,用户评价道:“操作体验像羚羊挂角,明明功能强大,用起来却毫不费力。”
再看职场中的例子。项目经理小王提交的方案逻辑严密又充满创意,客户在会议上感叹:“这份报告就像羚羊挂角,既解决了所有问题,又看不出任何拼凑痕迹。”这里其实揭示了现代职场的一个隐性规则——真正的高手往往让复杂问题看起来简单。
有人困惑:“难道不留痕迹就是完全不表现自己吗?”并非如此。就像茶艺师沏茶时,看似随意的动作里藏着十年功,羚羊挂角的本质是“藏拙显巧”。比如朋友安慰失恋的小李,没有直接讲道理,而是带他去爬山看云海。这种不着痕迹的关怀,反而比千言万语更有力量。
在我的观察中,这个成语对现代人有特殊启示。社交媒体时代,很多人追求“存在感”,恨不得把每个生活细节都加上滤镜标签。而真正动人的内容,往往像“雨后的栀子花香”——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出现的,但就是忘不掉那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最后看个反常识的案例:有位厨师做素斋,用香菇根模拟牛肉纹理,食客惊叹“这手艺简直是羚羊挂角”。这提醒我们,所谓“不着痕迹”不等于没有付出,反而需要更深厚的积累。就像好的特效电影,观众越看不出特效的存在,背后技术团队的功夫就越深。
当夕阳把楼影斜斜印在咖啡杯里,或许我们该重新理解这个成语——它不是教人隐藏,而是鼓励用更聪明的方式呈现价值。毕竟,羚羊挂角的最高境界,是让树影成为保护色,而非刻意抹去自己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