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箈"字共有2个读音: [tái] [chí]

基本信息

汉字

注音

ㄊㄞˊ|ㄔˊ

笔画

总笔画:14

异体字
字形结构

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

基本区 U+7B88

其它编码

五笔:tick 仓颉:heir 郑码:mvzj 四角:88163

笔顺编码

31431444154251

笔顺笔画

ノ一丶ノ一丶丶丶一フ丶丨フ一

笔顺名称

撇 横 点 撇 横 点 点 点 提 撇折 点 竖 横折 横

箈的意思

[tái]

1.嫩笋。

2.古同“”,青苔。

[chí]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

箈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ái ㄊㄞˊ

嫩笋。古同“”,青苔。

其它字义


chí ㄔˊ

 ◎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

箈字的详细解释

箈字的辞典解释

康熙字典解释

箈【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澄之切,音持。《類篇》箭萌。一曰水中魚衣。《周禮·天官》加豆之實,箈葅、雁醢、筍葅、魚醢。《鄭司農註》箈,水中魚衣。《後鄭註》箈,箭萌。箭萌者,一名篠者也。

又《集韻》《正韻》𠀤堂來切,音臺。義同。

又《集韻》坦亥切《正韻》蕩亥切,𠀤音㘆。義同。《集韻》本作䈚。

更新时间:2025-05-04 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