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zhú lí máo shě
成语解释:用竹子围的篱笆,茅草盖顶的房屋。形容住房简陋或浓郁的田园风光。
成语出处:元·乔吉《卖花声·悟世》:“尘风薄雪,残杯冷炙,掩青灯我竹篱茅舍。”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竹籬茅捨
英文翻译:bamboo fences and hay-thatched mud cottages
竹:竹子,多年生常绿植物。茎圆柱形,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做造纸原料。嫩芽即竹笋,可食。
篱:〔篱笆〕房屋、场地等的围栏设施。一般用竹子、苇子、秫秸、荆条、树枝等编扎而成。
茅:1.白茅。2.(Máo)姓。
舍:[shè]1.房屋:宿舍。校舍。2.舍间:敝舍。寒舍。3.养家畜的圈:猪舍。牛舍。4.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舍侄。舍弟。5.姓。6.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shě]1.舍弃:四舍五入。舍近求远。2.施舍:舍粥。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