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uān
  • duān
  • zhèng
  • zhè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uān duān zhèng zhèng

成语解释:形式上、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正正规规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3回:“李逵端端正正朝上拜了三拜,心中想道:‘阿也!少了一拜!’”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有序的事物

繁体字形:端端正正

英文翻译:End rightness

端端正正的意思

端:1.端正;正派:端坐。品行不端。2.东西的一头;事物的开头:两端。末端。开端。3.事情的起因。例:无端生事。4.项目;点:举其一端。5.用手平着拿东西:端茶。6.事情;道理;学说:事端。异端邪说。

端:1.端正;正派:端坐。品行不端。2.东西的一头;事物的开头:两端。末端。开端。3.事情的起因。例:无端生事。4.项目;点:举其一端。5.用手平着拿东西:端茶。6.事情;道理;学说:事端。异端邪说。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端端正正”这个成语,咱先得搞明白它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形容人或物整整齐齐、不歪不斜的样子。比如说老张家的儿子写字,一笔一画端端正正,活像印刷体,街坊邻居看了都竖大拇指。你细品,这词儿是不是自带一股子认真劲儿?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这词儿只能用来夸人吗?”嘿,还真不是!比如办公室里的小王把文件夹码得端端正正,领导路过都忍不住多看两眼。这种场景下,“端端正正”就成了夸人做事有条理的万能金句。所以说啊,这成语能用的场合可多着呢!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讲究个性张扬,有人觉得“端端正正”太死板。要我说啊,这得分场合。就像上次看街舞比赛,选手们动作大开大合帅得掉渣,但到了颁奖环节,个个都站得端端正正——这叫规矩和个性的完美平衡。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好多家长教孩子写字,老把“端端正正”挂嘴边。但您发现没?真正写得好的字,往往在端正里藏着点灵动的笔锋。这就好比做人,规矩要守,但也不能丢了那份鲜活劲儿。这个度啊,可得好好琢磨。

最后唠叨两句,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端端正正”代表的不仅是个姿势,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想想看,要是能把工作安排得端端正正,把日子过得端端正正,那得多舒坦!当然啦,咱也别太较真,该正经时正经,该放松时放松,这才是现代人该有的活法嘛。

端端正正的造句

  1. 造句 端端正正的长方脸上,横着一对粗眉,微皱的眉头下闪动着一双精明的热乎乎的眼睛。
  2. 造句 我们要端端正正做人。
  3. 造句 小红的字总是写得端端正正的。
  4. 造句 暪为了保持自己的威严,他坐得端端正正的。
  5. 造句 字要写的端端正正。才会进步。
  6. 造句 生活2一点,换回轻松,心情2一点,换回年轻,不用端端正正,7788也活的精彩,不用6699执着,偶尔不3不4乐乐,心情是自己的,快乐靠自己。祝你幸福甜蜜!
  7. 造句 我们把他端端正正地缝裹在吊床里,头脚处放了两块各三十六磅重的铅块,就在艾尔及里奥岛外把他海葬了。
  8. 造句 她把帽子戴得端端正正。
  9. 造句 他身穿古板的套装,领带端端正正地顶着白衬衣的领扣.
  10. 造句 这家副食店在墙上端端正正挂着一张服务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