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
拼音 [jì jiǔ]
注音 ㄐㄧˋ ㄐㄧㄡˇ
是否常用

祭酒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祭酒jì jiǔ

    基本解释

    1.以酒祭祀或祭奠。 2.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 3.指出行的饯别酒。 4.汉魏以后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清末始废。后亦以泛称文坛﹑艺坛或学术界﹑文化界的首脑人物。

    辞典解释

    祭酒  jì jiǔ  ㄐㄧˋ ㄐㄧㄡˇ  

    酹酒祭祀或祭奠。
    《仪礼.乡射礼》:「获者南面坐,左执爵,祭脯醢。执爵兴,取肺坐祭,遂祭酒。」

    古代宴飨时,先由尊长者酹酒祭神,故称为「祭酒」。
    《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传》:「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明.许浩《两湖麈谈录》:「按古礼宾客得主人馔,则老者一人举酒以祭于地,示有先也,故谓祭酒,盖尊重之称也。」

    年高德劭、举足轻重的首脑人物。
    《汉书.卷五四.苏建传》:「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杜少卿是此间诗坛祭酒,昨日因有人说起佳作可观,所以来请教。」

    职官名。汉平帝置六经祭酒,秩上卿,后置博士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晋初改置国子祭酒;隋唐以后则置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之主管官,至清末废。

    英语 to offer a libation, person who performs the libation before a banquet, senior member of a profession, important government post in imperial China

网络解释

  1. 祭酒

    祭酒:古代官职

    祭酒:汉语词汇

    祭酒:天师道教区首领

    本义是在大飨宴时以年老宾客一人举酒祭祀地神,需长者立主位,面南酹酒祭神开席。

    引申为对同辈或同官中年高望重者的尊称,

    后用为官名,意为首席,主管。如国子祭酒、军事祭酒等。

    (“首席”一词引入职务,是近代用法。古时无政务职能以此命名。)

祭酒的单字解释

  • [jì]1.对死者表示追悼的仪式:祭奠。公祭。2.古代杀牲供奉鬼神:祭祀。祭天。[zhài]姓。
  • 1.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白酒等。2.(Jiǔ)姓。

【祭酒】的常见问题

  1. 1. 战国末年,养士风起,稷下尤盛,有荀况者出,三为祭酒,最为老师,洋洋洒洒,气盖群伦,使孔子之学再展辉煌,他也成了百家中的巨子,人称荀子。

  2. 2. 通过元朝对国子学主要官员国子祭酒的任命,也能够反映出元朝国子学的办学情况。

  3. 3. 祭过祖宗以后,他把一壶祭酒赏给帮忙的仆人。

  4. 4. 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

  5. 5.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便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

  6. 6. 本次展演共包括汉乐舞表演、盥礼、祭酒、结发、结缨等程序,由赞者、司仪、执事等数人主持整个婚典与表演活动。

  7. 7. 我们知道,国子学最高领导国子祭酒,通常由在学术界德高望重的著名文士担任,作为管理者,这些文士大儒会否直接参与教学呢?答案是肯定的。

  8. 8. 代客哭坟、跪拜磕头、上香祭酒……清明节将至,有些人来不及赶回老家祭祖,看中这个市场空白后,代人扫墓的生意悄然兴起。

  9. 9. 门房负责守门与庭院的门内外清洁;丫鬟负责扶侍祭酒夫妇的起居,屋内的清洁,购物与炊饭等杂活。

  10. 10. 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趣势之徒,并侍制鸿都门下,喜陈方俗闾里小事,帝甚乐之,待以不次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