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ǔ yǐ]
注音 ㄗㄨˇ ㄧˇ
是否常用

祖乙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祖乙zǔ yǐ

    基本解释

    祖乙的意思

    祖乙  zǔ yǐ  ㄗㄨˇ ㄧˇ  

    人名。生卒年不详。殷代帝王,汤的第六代孙。即位后,将国都自相迁于邢。时殷中衰,祖乙用巫贤为相,殷遂复兴。

    德语 Qie Yi

    祖乙,生卒年不详,亦称且乙,子姓,名滕(一作胜),商王河亶甲之子,商朝第十三任君主。
    河亶甲死后,祖乙继任君主之位。祖乙在位19年去世,庙号中宗,死后由其子祖辛继位。
    祖乙在位时期,将都城从相(今河南省内黄县)迁邢(今河北省邢台市)。后因邢发生河患,于是再次迁都于庇(今邢台广宗沙丘平台一带)。祖乙曾数次出兵平服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东南方的夷族对商朝的威胁。并任用巫贤辅政,使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让商朝国势再度兴盛。

    辞典解释

    祖乙  zǔ yǐ  ㄗㄨˇ ㄧˇ  

    人名。生卒年不详。殷代帝王,汤的第六代孙。即位后,将国都自相迁于邢。时殷中衰,祖乙用巫贤为相,殷遂复兴。

    德语 Qie Yi

网络解释

  1. 祖乙

    祖乙,生卒年不详,亦称且乙,子姓,名滕(一作胜),商王河亶甲之子,商朝第十三任君主。

    河亶甲死后,祖乙继任君主之位。祖乙在位19年去世,庙号中宗,死后由其子祖辛继位。

    祖乙在位时期,将都城从相(今河南省内黄县)迁邢(今河北省邢台市)。后因邢发生河患,于是再次迁都于庇(今邢台广宗沙丘平台一带)。祖乙曾数次出兵平服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东南方的夷族对商朝的威胁。并任用巫贤辅政,使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让商朝国势再度兴盛。

祖乙的单字解释

  • 1.祖父,称父亲的父亲,也用来称祖父一辈的亲属:祖孙三代。外祖。2.祖宗。泛指祖父以上的先代:高祖。远祖。3.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鼻祖。祖师爷。
  • 1.天干的第二位。见〖干支〗。2.(Yǐ)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7”。见〖工尺〗。4.画“乙”字形状的记号,从前读书写字时常常用到,例如读书读到一个地方暂时停止,在上面画个“ㄥ”形的记号,或是写字有颠倒、遗漏,用曲折的线勾过来或把补写的字勾进去,都叫做“乙”。古书没有标点,到一段终了而下无空格时,有时也画个“ㄥ”形记号,表示第二行起是另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