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ǔ wù sī rén
成语解释:睹:看见。看到离去的人或死者留下的东西;就联想或怀念起这个人。常用于对死者的追思。
成语出处:唐 斐铏《传奇 颜濬》:“贵妃赠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形容对故人的怀念
繁体字形:覩物思人
英文翻译:the thing reminds one of its owner
睹:看见:耳闻目睹。有目共睹。熟视无睹。睹物思人。
物:1.东西;事物:动物。货物。物质。物尽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待人接物。3.内容;实质:言之有物。空洞无物。4.姓。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哎呦,说到“睹物思人”,这成语真是自带画面感!你懂的,比如你翻抽屉突然看到前任送的手表,咔嚓一下回忆就涌上心头了——这不就是典型的“睹物思人”嘛!这玩意儿啊,说白了就是物品成了记忆的开关,一碰就触发情绪。那问题来了:为啥人会对物品产生这么强烈的联想呢?
其实啊,这和咱们大脑的记忆机制有关。比如你小时候总用外婆织的围巾,现在摸着那粗糙的毛线,鼻腔里仿佛还能闻到老房子的檀香味儿。这种多重感官的绑定,让物品成了记忆的“压缩包”,解压键一按,故事全蹦出来了。你别说,我上次在旧货市场看到个搪瓷杯,瞬间想起爷爷喝茶的模样,眼眶都热了——这算不算“睹物思人”的高级体验?
有人可能会问:睹物思人和普通回忆有啥区别?嘿,关键就在那个“物”字上!就像你手机里存着几百张合照,但唯独床头那张泛黄的拍立得,每次瞥见都心头一颤。物品的实体感啊,比虚拟的回忆更戳心窝子。不信你试试,把前任送的钥匙扣扔了,和删掉聊天记录,哪个更让你纠结?
不过话说回来,睹物思人这事儿得看心态。前阵子朋友失恋,看着咖啡机就掉眼泪——那机器还是前任挑的型号。我劝她:“要不咱们换个磨豆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结果她真换了设备,现在每天做拿铁都乐呵呵的。所以说啊,物品本身没有魔法,关键看咱们怎么给它“编程”。
依我看呐,睹物思人就像生活的调味剂。虽然偶尔会泛点苦味,但正是这些带着人情味儿的物件,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下次再看见啥老物件勾起回忆,不妨跟自己说:“得嘞,又是故事时间到!”把伤感转化成温暖的怀旧,这不比硬生生压抑情绪强多了?
说到底,咱们都是活在记忆里的生物。那些承载着情感的物品,就像散落在时空里的坐标点,连起来就是独一无二的人生轨迹。所以啊,下次看到老照片墙或者旧钢笔,别急着说“都是过去的事了”,倒是可以笑着来句:“老伙计,又见面啦!”这大概就是睹物思人最妙的打开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