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ǎi nián dà jì
成语解释:百年:泛指长久;计:策略。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成语出处:清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数月之间,而其权力已深入巩固,而百年大计于以定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重大策略
繁体字形:百年大計
英文翻译:a fundamental task crucial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计:1.计算:核计。共计。不计其数。数以万计。2.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体温计。血压计。晴雨计。3.主意;策略;计划:计策。巧计。缓兵之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4.做计划;打算:设计。为加强安全计,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5.计较;考虑:不计成败。无暇计及。6.姓。
大家有没有听过“百年大计”这个词?说白了,它就是形容那些需要长期投入、影响深远的大事儿。比如国家搞基建,修高铁、建5G网络,这可都是“百年大计”的活儿,对吧?你懂的,这些项目不光解决眼前问题,更是给子孙后代铺路。
有人可能会问:“为啥非得强调‘百年’?短期见效不行吗?”哎,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打个比方,种树这事儿,你今天栽棵小树苗,十年后可能才勉强遮阴,但百年后就能长成参天大树,改善整个地区的生态。说白了,“百年大计”讲究的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智慧。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哈!我老家以前老发洪水,后来政府搞了个“百年大计”级别的水利工程。刚开始村民都嫌麻烦,又是搬迁又是停工。结果现在二十年过去,不仅洪灾没了,还带动了乡村旅游。你说这事儿值不值?必须的!这种长远眼光,才是解决问题的硬道理。
不过啊,我发现现在有些人特爱搞“快餐式”规划。就像我家隔壁王叔,非要拆了老宅盖快捷酒店,结果刚开业就碰上疫情。要是当初听劝搞成文化民宿,现在说不定都成网红打卡地了。所以说,“百年大计”不是让你啥都慢慢来,而是得把时间维度拉长了看利弊。
其实咱们普通人的生活里也能用上这个理儿。比如给孩子选学校,你是盯着重点学校的升学率,还是看重培养学习习惯?要我说啊,后者才是真正的“百年大计”。毕竟知识会更新,但会学习的人到哪儿都吃香,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说到底,“百年大计”就像下围棋,不能只顾眼前吃子,得布局整个棋盘。下次遇到需要决策的事儿,不妨多问自己一句:这个选择,十年后回头看会不会后悔?百年后的人又会怎么评价?保准能帮你跳出思维局限,找到更靠谱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