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àng
拼音 [zhuàng zǐ]
注音 ㄓㄨㄤˋ ㄗˇ
繁体 狀子
是否常用

状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状子zhuàng zǐ

    基本解释

    状子 zhuàngzi

    [written complaint;plaint;legal charge] 诉讼的呈文

    辞典解释

    状子  zhuàng zi  ㄓㄨㄤˋ ˙ㄗ  

    告状时上呈的文书。《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太守见他说得有些根据,就将状子当堂批准。」《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对门这茶馆后头就是你们生员们写状子的行家,你要写就进去写。」也作「状本儿」。

网络解释

  1. 状子

    状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uàng zi,指诉讼的呈文。

状子的单字解释

  • 1.形状;样子:状态。奇形怪状。2.情况:状况。病状。罪状。3.陈述或描摹:状语。不可名状。4.陈述事件或记载事迹的文字:供状。行状。5.指诉状:状纸。告状。6.褒奖、委任等文件:奖状。委任状。
  •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状子"的相关成语

【状子】的常见问题

  1. 1. 这里有三个状子,网友们看看哪个状子是假的.

  2. 2. 这就是咽喉,每逢深更半夜,有人告发仇人的无头状子偷偷塞进这咽喉,投下去。

  3. 3. 第二起状子告的是一位妇女临危把一个同事从出车祸的车里拉出来,导致同事高位瘫痪。

  4. 4. 取得这个群组底下树状子目录中的项目数。

  5. 5. 主动形状模型在搜索过程中采用形状子空间的正交投影,而且没有利用搜索过程中的评价信息。

  6. 6. 取得及设定这个群组底下树状子目录中的项目数。

  7. 7. 他在状子后面写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以惊蛇.”。

  8. 8. 将“赖词”写进状纸的目的,大概是为加重状子的分量,容易被受理吧。

  9. 9. 陆知县喝了茶精神稍好了些,待看到这头张状子上的名姓,眉头又皱了起来,“怎得又是这田圭,他把县衙当家了不成,天天往这儿跑!”。

  10. 10. 于是便请人写了状子,说汪太家里,财富山积,有七辆轺车,三只大船;库存缗钱,久而难校;金银日积,长埋地下。